此次,神舟十号将视情况开展飞船绕飞试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表示,“神十”发射并完成与天宫一号空间交会对接等任务后,中国载人航天第二步任务第一阶段将完美收官,全面进入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研制阶段。
绕飞对接 为建空间站打基础
在具体实验内容上,神十增加了绕飞,也就是神十飞船计划绕着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飞行。这一试验的成功对建造空间站同样非常重要,因为空间站上可能有多个对接口,飞行器要从多个方向与它对接,这就需要对飞行器绕飞进行进一步考核。
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主任、中科院院士包为民也表示,飞船绕着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飞行,这个也是为将来空间站建造做准备,因为空间站上可能有多个对接口,那么飞行器不一定从一个方向与它进行对接,要绕到另外一个口上去对接。这样的话就需要对绕飞这些功能进行进一步考核。
此外,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表示,神十任务将在轨运行15天,其中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组合体运行12天,比神九任务多2天,主要使命是进行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首次应用性飞行,为仍然在轨正常运行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运送人员和部分物资。
美太空船 不用绕飞实现对接
为了进一步了解神十的绕飞对接,记者连线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欧洲空间局,对此进行解析。NASA航天任务理事会公共事务专员迈克尔布劳库斯接受采访时表示,在美国太空船退役前,其在执行空间站的任务时,有时候会采取绕飞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却不用于对接,而是利用视频和影像通过绕飞的方式来检查和记录空间站的状态。
布劳库斯表示,美国飞船并不需要“翻跟斗”或是“绕飞”来实现对接。飞船在接近国际空间站货舱时采用的是自身的对接机制。这种机制使用连接设备,将飞船与国际空间站“对接”在一起。
对接技术 中国与美俄不同
在2011年前只有美国和俄罗斯掌握完整的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欧洲和日本则分别得到了美国或俄罗斯的技术支持。
1995年6月29日,美国的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和俄罗斯的和平号空间站对接成为有史以来轨道上装配的最大航天器。
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经过41个小时的太空追逐,终于靠近并与和平号空间站实施太空交会。这两个航天器一前一后以每小时28万公里的速度绕地球飞行,之后航天飞机以每秒不超过3厘米的相对速度把与和平号之间的距离拉近为不到1米,接着开始进行对接。据《法制晚报》报道
对话
绕飞难点在于能不能“对齐”
国际事务部负责人博奎斯特先生与中国的太空国际合作长达20年之多。对绕飞对接,他接受了记者采访。
记者:为什么选择这种绕飞对接的方式?
博奎斯特:如果这种“翻跟斗式”的绕飞方式真正运用于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也许这只是飞船与天宫一号接近的一种方式。因为神舟十号必须接近天宫一号,并与其“并列”才能成功顺利地完成对接。这种“翻跟斗式”的绕飞方式能够顺利地完成这一“对接过程”。但是,这种轨道间运动需要非常复杂的程序,“绕飞”对接仅仅是从外观来看,像是在翻跟斗,其实需要大量的程序支持。
记者:绕飞对接的技术难点在哪里?
博奎斯特:对接需要非常复杂的程序支持。通过运算,所有的东西都必须达到“完美”的状态。难点就在于对接的双方能够达到“对齐”的状态,以及对于飞船和天宫一号两者间速度的掌控。
记者:在国际经验上,交会对接有哪些方式?
博奎斯特:在国际上有很多不同的对接机制。美国运用的是一种特定的技术,俄罗斯用的是另外一种。中国则有些不同。以欧洲空间局为例,欧洲空间局的飞船要与国际空间站交会对接,是“对接”在俄罗斯这一边,因为欧洲使用的是俄罗斯的对接系统。
记者:您上述所言美俄与中国的对接方式有所不同,那么哪种方式比较安全?
博奎斯特:这很难说,这个问题我们的专家也讨论过。现有的对接系统机制都各有优势,但是同时却各有不同。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和俄罗斯飞船实施对接的时候,工程师必须开发一种适配器对接工具来使得对接顺利进行。
揭秘
近50台发动机为神十绕飞提供动力
航天六院研制的火箭发动机和空间推进系统,将使用近50台大小不一的发动机,提供精准动力,推动“神十”围绕“天宫”起舞。
无论是飞船的姿态调整,还是飞船与目标飞行器的交会对接,都需要发动机的帮助。神舟飞船的推进分系统,由返回舱推进子系统和推进舱推进子系统组成。
此次神舟十号飞船推进系统,六院研制提供了近50台推力大小不等的5个品种姿态控制发动机,提供推进舱、返回舱俯仰、偏航和滚动所需的动力,也可以说,在航天员操作交会对接全过程之前,这些小发动机起到了关键核心作用。
为了保证安全,神舟飞船的发动机都有备份,对于航天员来说,他们都要学会故障排除模式,也即当一个发动机出现问题时,航天员要通过指令,让备份发动机开始工作。据《西安晚报》报道
链接
历史上的交会对接
1965年12月15日 美国“双子星座”6号和7号飞船在航天员参与下,实现了世界上第一次有人空间交会。
1968年10月26日 苏联 “联盟”2号和3号飞船实现了空间的自动交会。
1975年7月17日 美国 “阿波罗”号和苏联“联盟”号飞船完成了联合飞行,实现了从两个不同发射场发射的航天器的交会对接。
1984年4月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利用交会接近技术,辅以遥控机械臂和航天员的舱外作业,在地球轨道上成功地追踪、捕获并修复了已失灵的“太阳峰年观测卫星”。
1987年2月8日 苏联 “联盟-TM2”号飞船,与在轨道上运行的“和平”号航天站实现了自动对接。
1995年6月29日 美国航天飞机“亚特兰蒂斯”号顺利地与空间运行的俄罗斯“和平”号航天站对接成功。
链接
交会对接分四大步骤
调相:天宫一号推进系统工作,以使其进入“对接”状态;
导引:神舟十号飞船推进系统要提供冲量调整飞船的姿态,使其满足自主控制的条件;
接近:飞船推进系统要提供飞船轨道转换的动力,使飞船不断接近天宫一号运行轨道;
对接:天宫一号和神十推进系统均在不断工作,提供包括平移、俯仰、滚动多个自由度的控制冲量。
后续计划
天宫二号将接天宫一号班
记者:按照两年的寿命计算,天宫一号使命今年将结束,之后呢?
神舟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之后将有天宫二号上天继续执行新的任务。在出舱和交会对接任务实现之后,对补加和再生式生命保障技术的攻关将被提上日程。天宫一号不一定能完成所有四项技术的突破,这就要由天宫二号来完成。
天宫二号依然为在太空建设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而服务。按照设想,到2020年前后,中国将建设首个空间站并有人长期照料,将来在直径五米的空间站内,可以让里面的人员不感到局促。
建空间站四项技术需突破
记者:建立空间站必须具备哪些技术?
戚发轫:有四项关键技术需要突破。第一个就是出舱技术,这已经由神舟七号完成;第二个是交会对接技术。这是四项技术中风险较高的,规模大且技术复杂;第三项是补加技术,就是在空间站和空间实验室里需要物资消耗,而且将来人在里面呆的时间越来越长,人喝的水,吃的饭,设备的消耗尤其是燃料,这些都要补加,这就需要能运上吨物资的飞船,货运飞船,它必须能交会对接;第四项是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人的吃喝还有氧气都需要再生。有水就可以喝,水还可以电解为氧气,只有这四项技术突破了之后,才有可能建立空间站。
火星探测器2015年后或发射
记者:继载人航天和嫦娥探月工程后,中国航天有什么新突破?
戚发轫:中国正在积极研制火星探测器,有望于2015年后发射。届时,中国将在火星探测方面,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美国已经有了登陆小行星进行探测的计划,而我国计划的探测方式有所不同,不是登陆,而是让航天器伴随小行星一起飞行。太空是继陆地、海洋、天空外,人类生活的第四空间。目前,我国已具备进入太空、利用太空的能力。
综合消息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