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 (记者沈玮青)用毒品可卡因溶液浸泡衣物,可卡因就附着在衣物上,再邮寄入境。
厦门海关6月17日通报一起用毒品浸泡衣物并邮寄入境的走私毒品案,主犯是厦门某私人幼儿园外籍英语教师。这是厦门海关首次查获通过此类作案手法走私毒品。
幼儿园外教指使收“毒包”
厦门海关近日在对由巴西寄往厦门的邮政快件进行重点查验时,缉毒犬对一个黄色纸箱作出反应。包裹中有3条潮湿的牛仔裤,似乎被液体浸泡过。海关关员遂对裤子上的液体进行试纸检测,发现对可卡因呈阳性反应,最终从三条裤子上析出了可卡因净重299克。
厦门海关缉私局抓获了邮包的接收人员林某,他说自己是帮一个叫Carlos的黑人男子收的邮包。林某为锻炼英语口语与Carlos相识,最近后者通过QQ聊天告诉林某有一个包裹要从国外寄到厦门,需要林某帮其接收。
Carlos随后被抓获。Carlos目前在厦门某私人幼儿园担任英语教师。他在网上自称是厦大留学生、外教,通过QQ结交中国人,在骗取信任后,就谎称自己暂时在国外,要求他人帮忙代收境外邮件。
邮件成“藏毒”主渠道
据此前海关总署缉私局副局长许文荣介绍,近几年,随着物流业的发展,快件和邮递渠道走私毒品的情况更加突出。2011年,全国海关在对进出境邮递、快件监管过程中,分别查获走私毒品案件140和138起,缴获毒品139千克和116千克。
据悉,因为和传统旅检渠道相比,邮递方式更为便捷和便宜,且由于是“见物不见人”,隐蔽性更强,查处难度也更大。贩毒集团在通过邮寄进境方式走私毒品时,往往打着做生意、寄样品的幌子,找“中国朋友”代收,再让其转交给真正的毒贩。
此前,云南、武汉、福州等地也发现过将毒品加水稀释后浸泡在衣服里贩毒的案件。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