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19日电 香港《大公报》19日刊载评论文章指出,如果从更大层面来检讨中国足球的困境,那就应该看到国民体质的整体下滑。国足的裹足不前甚至是倒退,是与国家经济实力迅速增加呈现出逆向而行的。
文章摘编如下:
几年前,中国足球队在世界足球排行榜中就从第66位跌到第95位。而在几天前,在安徽合肥体育场内国足竟以1:5的惨败,输给了在世界排行第142位、比中国落后了近50位的泰国队。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支泰国队还仅仅是该国的足球二队!
事后,无论是球迷还是公众,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现代传媒,都一致将这场惨败称为耻辱。有的评论说,这场比赛给予我们的,只是从失望到绝望。就连人们诟病的“洋教练”卡马乔也解嘲似地说,我们看到的这场比赛,好像不是两支球队,而是只有一支球队在踢。
早在15年前,国足就以“最没有进取心”的名声而“闻名于世”。无数次的改革、换帅,出国学习考察;送队员到足球强国去培训;国家和民间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凡此种种,中国足球发展的空间不可谓不大,发展的氛围不可谓不好。但它的水平就是顽固地止步不前,甚至还在不断滑坡。
不过,笔者写这些文字的目的,并不是想就事论事,去探讨中国足球的翻身之路。教练究竟是本土好还是外来好,球员是国内训练好还是出国培训好,战术打法是学德国好还是学巴西、学阿根廷、学荷兰或者学法国好?所有这些,都有专业人士在专业地研讨;所有这些,也都有无数球迷在见仁见智地争长论短,而我只想说一句,那就是,中国足球的屡战屡败,其实是给中国国民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敲响了警钟!
以足球为首的“三大球(足、篮、排)”之所以为各国争雄逐鹿,是因为这三大球的水平基本上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体育水平。一个国家体育的水平又是以这个国家的田径运动水平为基础。而田径运动(俗称“跑、跳、投”)的优劣则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出这个国家公民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这就是体育专家所公认的链条式模式,即体育球类田径全民体质,这是四个相互链接并相互传导的环节。人们今天为国足的惨败而扼腕,是否曾想过,偌大一个中国为什么仅有一个跨栏的刘翔?为什么几亿中华好儿女却仅能跑出一只“东方神鹿”王军霞?
众所周知,中国改革开放35年来,男女公民的人均寿命已有了相当的提高,新生婴儿的死亡率也大大降低。但是,同样也是有目共睹的是,由于缺少体育锻炼和劳动锻炼、由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与学习习惯、由于家庭溺爱和学校教育思想的单一化、由于美其名“职业化”实质上为商业化所造成的体育事业的扭曲和娱乐化…… 中国全体公民的健康水平并不乐观,“三高”发病率居世界前列,而中国青年少年以及儿童的实际健康水平更是十分令人担忧。我这里所说的健康水平当然既包括身体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小胖墩”“豆芽菜”式的孩子,我们几乎随处可见。
行文至此,我突然想起50年前北京一位中小学教师介绍过的经验。她得意地说,我有一个屡试不爽的法宝,可以保证课堂教学秩序。这个“法宝”就是每次我上课时都要宣布,如果同学们能不交头接耳,认真听讲,认真回答课堂提问,那么,我会给大家一个奖励:我会提前5分钟下课,让你们提前去“抢占”足球场!你能想象吗?踢球,争抢足球场,竟能是50年前中国孩子好好上课的动力!而失去了热爱,不恰恰就是国足一切惨败的症结吗?要救国足,先救孩子。(秦晓鹰)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