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南京6月19日电(记者 申冉)“我的奶奶于2013年6月18日22时去世,享年90岁。”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周秀华的孙子18日晚在其微博上公布了这一消息。周秀华老人在病重期间未曾间断对大屠杀证词的回忆记录。随着在世的“南京大屠杀见证人”越来越少,证词证言的收集工作更为紧迫。
周秀华原是江宁人,因为家庭贫困,小时候以童养媳的身份来到南京住在城西太平南苑的周家。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城,那年周秀华12岁,丈夫周绍华17岁。12月13日南京城沦陷之后,他们在一片兵荒马乱中逃到了原金陵大学附近的“金银街”避难后得以在大屠杀中幸存。
这几年,随着年事的增高,周绍华和周秀华老人在年老体弱的情况下,一直坚持向儿子周继林回忆记录大屠杀的证言和证词。即使在老人患病期间,周继林7个兄妹,每天轮流守护在母亲的身边记录下她对大屠杀的回忆。
“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城,我才12岁,从不出门,并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有一天,丈夫跑回家说:"死了好多人,我们快躲起来。"我们躲进了一家教堂,那个教堂里已有好多人,大家都不敢出去,说出去会被杀掉。”周秀华老人病重期间这样回忆到。
周继林说,母亲说的教堂应该就是南京金银街上的教堂。当年母亲离开教堂后逃回了老家江宁,还目睹了她姑爹被日本人开枪射击,因为身上的一枚铜钱挡住了子弹,她姑爹才幸免遇难。
周绍华和周秀华夫妇两年内相继离世。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馆长朱成山告诉记者,“估计三到五年内,幸存者作为一个大的群体已经不存在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口述史调查,或许成为老人们去世前最后一个抢救性保护措施。时间不等人!”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