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就是爬树时不摔下来,下雨时别被山上的石头砸中。”在被问到“什么是安全”时,云南大关县鱼田村鱼田小学学生谭启伟这样回答。他的父母在浙江打工,他却从小生活在大山里。不久前,伊利“方舟工程”来到村里,谭启伟和同为留守儿童的伙伴们由此学会许多安全知识。
多年来,伊利集团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以第一个健康中国社会责任体系、第一个社会责任应急预案、第一份企业公民报告为标志,在业内做到了三个第一,带动了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的普及。
公益事业根植于伊利的生命基因
2013年4月20日8:02,四川雅安芦山发生7.0级地震。震后2小时,伊利邛崃工厂直抵灾区的绿色救灾通道就开通了;4小时后,首批1000箱救灾物资运抵灾区;24小时后,伊利组织的5000箱救灾物资运抵灾区,伊利母婴服务站在灾区流动救助母婴;36小时后,伊利员工自发去各地血站献血;48小时后,价值200万元的伊利婴幼儿奶粉运抵灾区……
伊利的快速救助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灾害发生后响应速度最快、对救灾的帮助最有效的企业之一。伊利在灾后能如此快速高效地组织救灾援助行动,得益于伊利完善的自然灾害应急机制。
从1998年洪灾到2003年非典,从2005年东南亚海啸到2008年南方雪灾,从汶川特大地震到2010年西南旱灾和玉树地震,以及此次雅安地震,伊利每一次都在第一时间向受难同胞伸出援助之手。
公益事业已根植于伊利的生命基因,在平常的日子里,伊利人也一点一滴地为社会公益付出努力。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为困难职工捐赠衣物、为福利院儿童赠送牛奶、为贫困中小学生捐赠助学金、开办“伊利宏志班”等,就成了伊利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全力打造“健康中国社会责任体系”
伊利集团执行总裁张剑秋介绍说,伊利集团将企业的社会责任与自身的发展规划融为一体,将健康的理念不断深化,全力打造“健康中国社会责任体系”。
“健康中国社会责任体系”的基础是青少年。以“方舟工程”为例,这个由伊利集团与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共同发起公益项目,旨在通过一系列的专家培训、案例分析、实地考察,最终形成校园安全问题的全景调研报告,并提出因地制宜的解决方案。如今,这项事业已经在贵州、青海、云南等八个西部省市、自治区的上百个县开展。
从2009年起,由内蒙古自治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组织、伊利集团负责实施的”一杯奶工程”启动。这一项目旨在“每天一杯奶,健康两代人”,是内蒙古自治区改善人口素质的重要工程之一。
为了给准妈妈们提供周全的服务,伊利成立了育龄妇女孕期“一杯奶”健康示范工程协调领导小组,除了保证牛奶正常生产、配送、销售外,还在各地定期举办营养知识讲座等宣传活动,普及母婴营养健康知识,提升孕妇的健康理念。
环保理念渗透到绿色产业链每个环节
伊利集团有草原文化的基因,很早就认识到生态环境的珍贵和脆弱,在行业内率先提出绿色产业链的发展战略: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发展“三位一体”,实现企业绿色生产、倡导顾客绿色消费、坚持品牌绿色发展。
从奶源选择与养护到可降解包材的选择,从物流链条与生产线的最优匹配到生产环节的节能减排,伊利将环保理念渗透到绿色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
2011年,伊利集团实现减排二氧化碳2.3万吨,并在同年通过与国际第三方碳审核机构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完成了碳排查工作,成为业内首家完成碳排查的企业。如今,消费者餐桌上的每一件伊利产品,都是以对环境破坏程度最低的方式生产出来的。
伊利的公益之路愈发绿意盎然。2011年、2012年,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国际节能环保协会共同主办的世界环保大会上,伊利集团凭借绿色产业链发展模式连续两届获得“国际碳金奖”,成为联合国和专业性国际组织评定下的“以低碳理念履行社会价值的最佳表现者”。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