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会一个跨党派小组重提一项议案,要求联邦政府仅从本国企业购买美国国旗。
“血统”洁癖
上述小组由来自艾奥瓦州的民主党众议员布鲁斯·布雷利领导。他们重提的议案名为“纯美国国旗法案”。
这项议案要求,联邦政府购买的美国国旗所用原料必须100%产自美国,从头至尾在美国制造。根据现行法律,联邦政府购买的美国国旗所用原料仅需50%产自美国。
美国“商业内幕”网站23日报道,美国据信每年进口大约360万美元美国国旗。
面对这项挑剔国旗“血统”的议案,来自纽约州的共和党众议员彼得·金说:“我们不得不提起议案,确保政府使用的每面美国国旗都由美国制造,这令人感到悲哀。法案违背常识。”
羞于进口
“纯美国国旗法案”并非第一次提起。美国国会参众两院议员曾以压倒性多数支持这项法案。法案2010年在众议院获一致支持通过,次年在参议院获得通过。
不过,鉴于与之配套的一项议案未能在众议院通过,致使“纯美国国旗法案”当时无疾而终。
这项议案这次如果获国会通过,将在180天后生效。
关于为何要重提“纯美国国旗法案”,布雷利说,“这很简单,美国人缴纳的税款应该用于购买美国制造的国旗。允许政府购买外国制造的美国国旗,令美国最伟大的象征难堪”。
经济毒品
“纯美国国旗法案”让人联想到经济危机期间美国政府推出的“购买美国货”计划。根据“购买美国货”计划,凡使用7870亿美元联邦救助资金的公共工程,必须使用“国产”钢铁和其他制成品。
无论“购买美国货”计划,抑或美国历史上其他贸易保护主义案例,都表明这种做法如“经济毒品”,终将伤害美国自身。
加利福尼亚州上世纪90年代建造旧金山—奥克兰湾大桥时,规定只能使用美国产钢铁材料,除非成本高于国外供应商提供产品的25%以上。最终美国企业以高于国外公司23%的价格中标。这使加州纳税人为这一项目多支付4亿美元。
美国政府1930年通过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引发世界各国相继提高进口关税,被不少学者认为是诱发上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的关键因素。
“保护主义就像在经济上吸食毒品,”美国达拉斯联邦储备银行行长理查德·费希尔2009年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这可能带来一时兴奋,但会让人上瘾并最终致死经济。”(卜晓明)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