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名奔忙一生,不知疲倦的新闻记者,40年光阴献给拉美大地;他是一名讲故事的人,用独特的方式把中国介绍给世界;他的葬礼留言簿上出现最多的字样是西班牙文“兄弟”,人们说,他是一位沟通中拉友好的“民间大使”。
他是吴永恒。2013年3月18日,他倒在了驻外工作的岗位上,把最后的心力留给了第二故乡拉美,献给了祖国的外宣事业。
无冕一生,难忘拓荒岁月
1964年,高中毕业生吴永恒被国家选派到古巴学习西班牙语,那是新中国第一批古巴留学生。上世纪70年代,他成为新华社的一员。1973年1月,他参加了由5人组成的中国记者组,出访拉美未建交国家。在记者组结束拉美之行时,他受命和另一名同事留在巴拿马建新华分社。在这里,他们一待就是五年。
从1973年到1996年,他几乎走遍了拉美国家,巴拿马、哥伦比亚、玻利维亚、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多米尼加、墨西哥……他做过新华社巴拿马分社翻译,波哥大分社、布宜诺斯艾利斯分社首席记者,拉美总分社社长兼总编辑,或常驻,或短期采访。
他组织或参加了许多重大战役性报道,在扩大新闻报道面、提高新华社国际报道整体水平和落地率等方面进行了大胆而有价值的尝试,受到总社通令嘉奖和表彰。
在吴永恒的新华社同事郑建东看来,老吴作为记者的探索钻研的精神和勇于开拓的信念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亲自开车跑用户、搞落地,尤其是在拉美对华不是那么友好的时代,他以认真细致、坚韧不拔的精神,为新华社新闻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
他亲历了拉丁美洲民族主义激情和革命浪潮高涨的时代,见证了风起云涌的武装斗争;亲历了当时反对“帝修反”斗争第一线紧张的政治气候,也见证了拉美国家与共和国一一建交的历史进程。
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他在自述《难忘拓荒岁月》中记载了那些跌宕起伏的光辉岁月,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新华社记者一批又一批到拉美未建交国采访,其中许多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次访问。因此,对于那些国家来说,这些新华社记者是新中国的第一批"使者"。”
这“第一批使者”,在当时新华分社是驻在国唯一中国大陆机构的条件下,不仅承担着新闻记者采写稿件的职能,更肩负着调研、侨务、领事、礼宾等其他工作。正是在那样复杂的环境下,吴永恒练就了一身过硬的外事本领。
2009年墨西哥爆发流感疫情,年过六旬的吴永恒始终坚守岗位。当他奉命回国时,航班在上海落地后立即被采取隔离措施。他是机上唯一的记者,临时充当起了翻译,为乘客们解释隔离的必要性。他冷静又客观地协调乘客、机组、航空公司等各方妥善处理事件,显示出很强的应变能力。
对于外宣工作者来说,外语学习是基本功。采访中,很多人提到,吴永恒的外语水平特别好。到底有多好呢?“在拉美,吴永恒走到哪个国家,就可以讲哪个国家的西班牙语方言。这在中国的西语领域无人能出其右,是几十年扎根拉美大地积淀的成果。”与吴永恒相识多年的中国外文局常务副局长郭晓勇说。
吴永恒出生在北京一个平民家庭。父母不识字,却努力供养8个儿女读书。小他7岁的弟弟吴永琪至今还记得哥哥手中的一张张小纸条。“也不知是从哪里裁下的两指宽纸条,在上面写着单词、音标、释义。他总是拿着小纸条背呀背。”
半个多世纪后,令吴永琪没有想到的是,在海的那头,墨西哥城库奥赫特莫克区一所公寓的卧室墙壁上,前来整理哥哥遗物的他再次看到了一张张同样写满了单词、谚语、警句的黄色便利贴。原来,哥哥的一生,都是在这样孜孜不倦的学习中度过……
驻外记者生活是清苦的,很长时间里每月生活补贴只有20美元。但在吴永恒看来,在艰苦的条件下锻炼所得到的却是永远不能用任何物质天平来衡量。驻外生活更是寂寞的,常年离家在外,3个月才能通一次信,还是放在国际邮包里漂洋过海。
孩子出生时,吴永恒正在巴拿马,几个月之后才知道他已经来到了世上。在多米尼加共和国采访时,母亲病重。回国后,才得知老人已经不在人间……弟弟吴永琪说:“我母亲总跟我们兄妹说,走吧,别耽误了公事。现在想起来,哥哥他其实始终在"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中纠结着、挣扎着,负重前行。”
墨城八载,鞠躬尽瘁无悔
2003年,中国外文局启动外宣期刊“本土化”战略。第二年,作为本土化工作的重要举措,局属今日中国杂志社在中东和拉美分别成立分社,在当地分别出版发行阿拉伯文版和西班牙文版。外文局聘请刚刚从新华社外事局副局长岗位上退休下来的吴永恒担任今日中国拉美分社社长。他又一次承担起了“拓荒”的使命。
他凭着对拉美社会、经济、文化深刻的了解和对外传播业务的精通,不断提出选题策划建议,积极开展市场调研、搜集舆情,聘请当地政界、学界和新闻界人士为杂志撰写稿件。
他向杂志社提出杂志工作形成“北墨南秘”呼应格局的想法,除了做好《今日中国》墨西哥版出版发行外,还应在秘鲁设点。在中国驻当地使馆的支持下,2009年10月,今日中国杂志社在秘鲁首都利马组建了代表处,编辑出版《今日中国》秘鲁版。
他积极思考运用新媒体技术扩大受众,开通拉美门户网站,并利用当地社交媒体平台推送杂志内容,争取更多年轻读者。
在今日中国拉美分社八年,吴永恒写下的工作日记就是一部完整的分社档案。翻阅这份格式规范、文字优美的文件,让人不禁感叹,这样一位老新闻工作者,竟然还在为新闻传播的基本命题“为谁写”、“怎样写”而上下求索,身体力行。
在2012年8月16日致西文部的一封信中,他写道:“西文版大力向着"三贴近"的目标前进了,亦即从根本上摆脱了长时间以来"编书"的窘状。期刊体现了更多的活力和生命力……信息多了,鲜活的内容多了,反映当代中国现实和当代中国人民生活的东西占据了主要版面,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中国。”
随着在拉美地区影响力的扩大,《今日中国》进入全墨各地和北美、南美部分国家,还批量进入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所有与中国未建交的国家,有力地配合了中国与这些未建交国家的商贸、文化和外交工作。《今日中国》墨西哥西文版的订户从分社建立前的19个发展到1.3万个,进入了墨西哥31个州,登上了几大航空公司航线;秘鲁版的订户则在短期内达到5000个。
在他的努力下,《今日中国》杂志被墨西哥头版俱乐部和出版行业协会授予唯一外籍会员身份,他本人也被授予终身荣誉会员资格。
在分社,吴永恒既是社长,又是集形形色色工作于一身的工作人员,司机、财务、文秘、接线员、撰稿人、接待员……一般看来需要三五个人才能做的事情,他就一个人扛着。他曾在一周内跑了巴西、阿根廷和乌拉圭三个国家,解决版权之争,达成代销杂志协议。他曾为了推广杂志,连续开车11个小时翻越3850米高的南马德雷山脉……
坎昆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期间,中国外文局派出采访团赴墨西哥,吴永恒担任顾问。把在墨西哥城印好的刊物开车拉到坎昆、搬进会场分发、寻找机会赠送给总统……一连两周,吴永恒和采访团的年轻人一样工作,每晚只睡四五个小时。今日中国杂志社总编唐书彪说:“直到12月9日的一场活动,我一扭头看见他坐在角落里,满脸倦容,我才意识到,这十多天里,他总是从早到晚陪伴着我们,他已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他太累了。”
中国外文局局长周明伟这样评价吴永恒在拉美所作出的开拓性贡献:“局里要求他拓展中国声音在拉美的覆盖面,拓展中国信息的覆盖面,他就有这样的热情和激情去拉美各国,包括没建交的国家开拓市场,培养读者,建立联系。”
解读中国,有血有肉有情
为“我想说的”和“他想听的”找到最佳契合点,是对外传播中永久的主题。久居拉美的吴永恒基于自己的经验和判断,寻找着最佳的传播途径。
讲中国,他不仅是一名新闻记者,更活跃在墨西哥广阔的社会生活舞台和主流人群中:组织活动,发表演讲,做客电台、电视台……他宣介中国情况和对外政策,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形象;他根据新近发生的国际国内大事,有针对性地给予解释和回应;他擅于引用墨西哥谚语、幽默故事,用今日中国拉美分社外籍雇员碧佳的话来说,他的演讲是“莫莱这道菜中不可或缺的芝麻”。
他推动签署了今日中国杂志社与墨西哥国家通讯社、墨西哥宏观经济杂志社、网络电台等媒体的互换新闻和广告协议。墨西哥《宏观经济》杂志每期转载一篇《今日中国》稿件,十八大报道、2013年两会解读文章同步刊登在该刊上。他游说开辟了墨西哥网络电台“今日中国面向世界”直播栏目,每周两个小时介绍中国情况和热点问题,至他去世,这档节目已播出200多小时。
前国际乒联副主席艾里奥斯·法雷尔得知吴永恒去世的消息后,写了一篇情谊深长的文章,回忆和这位中国记者40年的交情。他说:“他的演讲让人回味,虽然用词简单朴素,却总能指明有关中国的重要事件。许多墨西哥奥林匹克委员会的运动官员和医生朋友总是向我问及那位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的中国人……”
今日中国杂志社团委书记朱虹曾在2011年11月随同吴永恒一起参加墨西哥企业家大会。吴永恒受邀在会上作了《中国的成就与挑战》专题报告。时隔数年,朱虹对那次精彩的演讲记忆犹新:“有人在会上提出中国威胁论,吴老师的应对很巧妙,他不慌不忙地请我们一行三位同事站起来,用各自家乡方言向现场观众问好。他用这种方式来说明中国幅员辽阔,国情复杂,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响应。”
朱虹发现,吴永恒有许多墨西哥“粉丝”,他的讲座举办到哪里,他们就会跟到哪里,有的自己开车去,有的坐地铁或长途车去。“在听众眼中,老吴是了解中国的窗口,老吴就是中国。”
“了解中国的窗口”,他始终用这句话要求自己。
墨西哥气候终年炎热,平时穿正装的人不多。但在吴永恒看来,穿衣服这件事情同样马虎不得,要体现自己的职业特征。中国外文局局长周明伟回忆,在墨西哥访问期间,看到吴永恒无论大小活动都是西装革履,边幅整洁。“他对自己的职业有一种敬畏,有一种尊严。”
吴永恒去世后,中国外文局国际合作部主任姜永刚受命前往墨西哥处理后事。当他拉开卧室衣柜,发现里面挂着十几件熨烫妥帖的衬衫。“没有什么名牌,却干净整洁,一如老吴给我们留下的一贯印象,严谨认真,讲求细节。”
“他是一名难得的复合型外宣人才。他是一名好记者,擅长沟通;他内知国情,又能深刻领悟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信息需求。所以他能把中国的故事讲好,让世界听懂。”中国外文局局长周明伟说。
长眠他乡,兄弟情义长存
2013年3月24日,墨西哥城一座白色的二层小楼,哀乐低徊,吴永恒的追悼会在这里举行。中国驻墨使馆全体人员、中方驻墨机构的代表和墨西哥当地华侨和友人前来参加。他们中,有现任总统的代表,有前任总统的秘书,有拉美记者联合会创始人,有普通的平民百姓;有的是老少三代同来,有的从外地驱车赶来……当晚,人们自发地为吴永恒守灵。
葬礼留言中,出现最多的字样是西班牙文的“兄弟”:前总统路易斯·埃切维利亚的秘书何塞·努尼奥写道:“我亲爱的兄弟吴永恒,敬重您、思念您,墨西哥将永远怀念您。”
“不管墨西哥有多少不同的政治力量,不管他们对中国持有多少不同的争执分歧,他们对老吴个人都是接受的。这是老吴的人格力量所在,这是一个对外传播工作者的软力量,我们需要这样的软力量。”中国外文局局长周明伟说。
今日中国杂志社图片总监虞向军保存着一组关于“母鸡妈妈”的珍贵照片。2006年6月15日,在墨西哥短期采访的虞向军跟随吴永恒去看望原中国留学生管理员卡夫雷拉德阿维拉女士,她是负责照料1973年第一批赴墨西哥留学的中国学生日常生活的监护人,被中国留学生亲切地称为“母鸡妈妈”。
在政府提供的老年公寓里,吴永恒和德阿维拉女士一起翻看回忆了首批中国留学生的老照片。德阿维拉女士说:“这些学生们,不管他们今天在什么岗位上,位置有多高,永远是我的“小鸡”,这一段难忘的历史,使我同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老吴从未忘记这些为中墨友谊作出贡献的人,他是以一颗真诚的心,延续着两国友谊和情谊。”虞向军说。
吴永恒被很多在墨西哥工作的中国媒体同行视为“父亲”,不只因为他在其中年纪最大,更因为他总是将他深厚的外宣工作心得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人。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时任墨西哥首席记者刘双燕记得吴永恒给大家包过的饺子,更记得吴永恒给予她的一次次帮助和指引。“他经常把自己经年积累的人脉提供给大家,需要采访什么人,一个电话打给他,他就找来线索。他告诉我,驻外工作,不要守在电脑前编稿子,那些活生生的人和事,才是值得你去看的。越是和你有差异的,才越值得你去了解。”
在采访中,屡屡听到人们提起一件事,老吴在今日中国拉美分社8年,没有一个春节是在家过的。即使回国述职后只剩两天就过年,他也一定要赶回墨西哥。面对亲朋的挽留,他总说:“那边的年轻人等着我呢。”
对于一个年近七旬的老人来说,为何选择如此忘我地在外打拼?难道他不愿意在家尽享天伦,颐享天年?
弟弟吴永琪的回忆,为我们解开了这个谜。几十年来,只要他在国内,除夕之夜一定是先早早带妻儿到母亲家和兄弟姐妹一起过。八点多钟,他们一家三口就要赶往岳父家,和那边老人一起过年。
“他其实是一个很细腻的人。所以我曾经也不理解,都春节了,为什么不在家多待两天?这一次到墨西哥处理后事,我才明白,今日中国拉美分社在那里也是一大家子人啊,小年轻们真把他当家长,当父亲。在大家和小家之间,他选择了大家。”吴永琪说。
去世之前几个月,夫人姜憬莉到墨西哥看望他,临走时在桌上插了一束鲜花。噩耗传来,当姜憬莉再次踏入那个房间,一眼便看见,那束枯萎的花好好地插在花瓶里。
此恨绵绵无绝期。或许,吴永恒正是用这样的方式,表达内心深处对妻儿的无尽思念。
他曾这样书写游子的乡愁:“常常望着大海和天空中翱翔的海鸟,思念远方的亲人。我感到日子过得非常慢,每天晚上拉上窗帘才算结束一天……”
他也曾这样书写英雄的情怀:“新华社驻外记者要有好的精神状态,好的工作作风,要有战士的情操和气概,要有善于抓住机遇和敢于开拓进取的旺盛的革命斗志。多少年来我们不正是靠着这种精神、情怀和斗志支撑着自己,支撑起事业的大厦么?”
吴永恒的一生,有40年时间在拉美度过。弟弟吴永琪说,在他印象中,哥哥的10岁生日是在北京过的,20岁生日在古巴,30岁生日在巴拿马,40岁生日在阿根廷,50岁生日在巴西,60岁生日才回到北京。67岁生日,在墨西哥。他舍不得离开那片土地,他在那里战斗到最后一息。
相关稿件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