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观察
南都讯 记者葛倩 实习生林鹭茜 发自北京 在为期两天的第二届“世界和平论坛”上,“和平”、“合作”成为主题。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呼吁各国携手促和平、发展,外交部长王毅阐述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理念。中国新一届政府的外交理念,也得到各界认可。
首次阐述新一届政府的外交理念
中国国家副主席李源潮27日在京出席第二届“世界和平论坛”时就呼吁,要摒弃零和博弈的陈旧安全观念,树立“和平出安全、发展出安全、合作出安全、共赢出安全”的国际安全新理念。他表示,争取和平是中国对外政策的首要任务。和平是中国人民的第一需要。
外交部长王毅在主旨发言中谈及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理念。他表示,中国将积极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为实现世界持久和平不懈努力。中国将继续把周边作为外交优先方向,塑造更加和平稳定、发展繁荣的周边环境。
这是中国新政府的首次外交宣言。包括与会的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在内的多位学者均指出,这是王毅出任外交部长后首次阐述新一届政府的外交理念。
一位外交系统内部人士称,选择此时机宣誓中国外交理念,是因为中国新一届政府成立百天。一段时间以来的一系列外交举措让外界对中国充满期待与疑惑,此时中国需要答疑解惑。经过前一段时间的实践,将更有助于外界对中国理念的理解。
“和平”外交理念获得外界认可
这种“和平”外交理念也获得了外界认可。
马来西亚前首相巴达维在发言中就主动表示,在构建东亚安全的问题上,应改变传统思维,放弃零和博弈,不以牺牲别人的利益来维护自身安全。
“各国应放弃用军事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不应再遵守丛林法则,不再用直觉指导行动,而要承诺放弃武力,不再穷兵黩武”,巴达维的一番话,也道出了中国外交理念逐步被外界接受的过程。
外界期待中国在安全问题上更为主动
尽管就网络安全、半岛无核化等问题上,各方意见仍有碰撞,但各方在发言中似乎已达成了一个潜在共识,即“合作”。“一个务实、建立在共同利益而非敌对基础之上的全球关系至关重要”,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直言。布热津斯基直接表明,全球问题,需要美中关系联手解决。
“不同国家的人从自己的眼中看待中国,都会得到不同的印象。美国以自身的历史和思维看待中国,在很多时候只会看到一个自己的镜像,而不会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中国国防大学教授朱成虎如是表示。
尽管如此,外界仍在关注中国的一举一动。从大会主旨发言到18个分论坛,几乎每个讨论都离不开中国,包括两个没有中国嘉宾发言的小组讨论。朝核问题、南海问题、大国合作等。“多数的组在讨论安全问题都会提到中国”,阎学通介绍,一方面他们希望中国承担更多国际安全责任,但另一方面很多发言嘉宾认为中国现在在安全问题上主动性差。
比如中东问题,法国前总理德维尔潘就明确表示,尽管中东一体化的进程很慢,非洲、亚洲、中东都需推动区域一体化的形成。中国也有一个责任,就是要组织好中国在亚洲与邻国的关系。
经济方面,西班牙前外交部长希梅内斯认为,新兴经济体已经实现了世界多极力量的平衡,因此应该在全球层面采取共同措施来参与全球治理,而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更应该发挥其积极作用。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