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文引经据典口若悬河 借感悟寄语学子正直真诚
朴槿惠清华演讲:
“韩国梦”和“中国梦”相通
29日上午,正在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的韩国总统朴槿惠在清华大学进行了题为“迈向新的20年中韩两国心信之旅”为主题的演讲。她在开篇和结尾部分以流利的中文引经据典,借自身经历寄语清华学子,并强调中国梦和韩国梦是一体的。朴槿惠演讲完毕,台下掌声如潮。
汉语开场:百年之计,莫如树人
上午10点多,穿紫色西服的韩国总统朴槿惠走进清华大学主楼演讲厅,台下约500位师生报以热烈掌声。
通晓中国文化的朴槿惠,以一口流利的汉语开场:“我见到各位清华大学学子们,就想到中国一句古话: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
“清华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清华大学培养出了很多政治领导人,也培养了数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我相信今后各位的想法和热情将会为中国开启美好未来。”朴槿惠说。
虽然之后约20分钟的演讲和回答3个提问,朴槿惠都使用韩文,但仍不时引用中国谚语诗句:
“我以前去过苏州,切身感受到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如管鲍之交、三顾茅庐等中国成语,韩国人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
“为了克服那段艰苦时期,我在笔记本上抄满了良言佳句,其中最难忘的是诸葛亮写给儿子的话:‘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紫色,是我们清华校徽的颜色。总统穿紫衣、用汉语开场等都说明她对这场演讲的精心准备。”清华大学微纳电子系研究生梁业珍说。
“韩国梦”和“中国梦”相通
“从此,我们要越过韩中过去20年的成功经验,开启共创新20年的心信之旅。两天前,我与习主席共同签署了韩中面向未来联合声明,这既是旅程的蓝图,也是路线图。”朴槿惠说。
她以具体的数字和实例解析韩中关系。“建交虽然不过21年,但两国友好发展的速度却史无前例。两国贸易额已增加40多倍,每天100多架次飞机和船舶往返韩中,两国各有约6万留学生在对方国家留学。很多韩国人从小通过书籍和漫画,接触《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中国古典文学。”
“信任”是演讲中反复出现的一个词。朴槿惠说,她从政过程中一直最看重国民信任,在外交领域,她也以信任作为主基调。此次韩中首脑会晤使她与习主席建立了深厚信任,他们将以此为基础,开展更有前瞻性的对话与合作。
朴槿惠还分享了“韩国梦”和“中国梦”的相通之处。她说,正如韩国和中国的江河最终流入同一片海,现在中国正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韩国也向着开启国民幸福新时代的“韩国梦”迈进,韩国与中国共同分享的梦是美好的,韩中和谐相处一定会有光明的未来。
忆人生风雨励青年学子
“我遇到不少挑战,但最困难的时期是父母遇刺身亡,我个人也受到袭击,差点丧命。”在提问环节,当梁业珍问到“巾帼们在从政过程中要付出更多努力,不知您一路走来,曾遇到哪些挑战?”,61岁的朴槿惠如此回忆人生困境。
作为韩国前总统朴正熙的长女,朴槿惠说,她最初的理想是研究电子工程,成为专业人才。但父母的遇刺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伤心欲绝的朴槿惠,阅读了大量中国古典书籍,其中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是帮她重新找回内心平静的生命灯塔。
正是基于此,冯友兰先生的女儿宗璞女士,得知朴槿惠到访清华的消息后,特意托陈来院长给总统送来一幅书法。“冯友兰先生已故去20多年,但他如果在世,一定很高兴把这首诗题写给总统阁下,因为您是他的书的知音。”陈来说。
“在人生低谷,我受到的启发是,人生一世,终归尘土,就算有100年光阴,也不过历史长河中的涟漪。因此,人要活得正直和真诚。无论遭受多大考验,只要与患难为友,视真诚为道路上的灯塔,绝望也能锻炼我。”朴槿惠说。《绝望锻炼了我》也正是朴槿惠个人自传的标题。
“同学们,无论碰到什么困难,我希望你们不屈不挠,让每天都充满希望和梦想,向更宏伟的未来和更宽广的事业前进!”朴槿惠话毕,台下掌声如潮。
据新华社、中国日报
“秀”中文的外国政要
韩国总统朴槿惠29日在清华大学发表演说,以中文致辞开场,显示顺畅的中文功底。而除了朴槿惠,也曾有其他外国政要访华中大“秀”中文,以拉进与中国民众之间的距离。
陆克文:“科班”出身
谈到会说中文的外国政要,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无疑要记上一笔。对于中文,他可谓“科班出身”。
陆克文1976年进入国立澳大利亚大学学习,主修汉语和中国历史,同一年到中国深造。1984至1986年,陆克文在澳大利亚驻华使馆工作。
2008年4月,陆克文前往北京大学演讲,用标准的中文调侃:“中国有个说法,叫‘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老外开口说中国话’。”
陆克文不仅会说中文,还对中国文化有不少了解。他在北大演讲中提到“戊戌变法”“五四运动”“忧国忧民”等与中国历史和文化紧密相连的词组,还历数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和胡适等北大名人。
除说中文,陆克文在中国网站开设微博,大多博文用中文发出,有数十万粉丝。
李显龙:“规范”中文
新加坡推行双语教育,英语为官方工作语言,同时鼓励不同人群以各自母语为第二语言,如中文、马来语等。在新加坡,会说中文的人不少,包括现任总理李显龙。
2004年,时任新加坡副总理李显龙前往上海访问,“秀”了一把中文。他在中文演讲中说,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开放,新加坡政府一直鼓励人民不断学习和适应,以便同中国一起成长。“住在上海很舒服,这里的生活水平很高,没有太大的文化和语言上的障碍,”他说,对上海人而言,“新加坡是个既舒服又友善的城市”。
2012年,李显龙到访天津,参观中新生态城,在生态城内的永定洲文化主题公园与中方人员共同植下一株象征合作和友谊的云杉树,用中文叮嘱“别忘浇水”。
马西莫夫:武汉“母校”
时任哈萨克斯坦总理卡里姆·马西莫夫2008年4月12日出席海南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时,以中文演说赢得现场观众热烈掌声。
他在演讲即将结束时用中文说:“我祝中国朋友们北京奥运会成功,我相信这个历史事件无疑将成为快速发展中的新中国辉煌的证明。”
马西莫夫有中文功底不难理解,中国武汉大学是马西莫夫的“母校”之一。1989年,当年24岁的马西莫夫就读于武汉大学法学院,1991年毕业。
2008年4月10日,马西莫夫再次造访武汉大学,被授予武汉大学法学名誉博士和杰出校友。“湖北和武汉对我来说有特别意义,我在这儿学习、生活过3年,”他接过证书时用中文说,“我将继续……为中哈两国关系的深化发展贡献才智。”
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