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肖明 北京报道
“核心问题不在于有什么指标,而在于执行。”7月1日,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孙柏瑛如是说。
此前在6月28日至29日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指出,要坚持全面、历史、辩证看干部,注重一贯表现和全部工作。
为此要改进考核方法手段,既看发展又看基础,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来论英雄了。
多年来各地以GDP唯上的干部考核办法,使得各地大上、快上投资项目,加快经济发展,提高财政收入,很少估计环保和民生投入,这使得一些地区环境破坏严重,肆意侵占农民土地等问题严重。
为此,多年以来,中组部就开始酝酿地方干部的考核标准修改。
在2009年中组部《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就对地方领导干部增加了非GDP之外的东西。比如在社会发展中就考虑了技术教育、城镇就业、医疗卫生等内容。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则增加了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等内容。
不过实际执行情况并不是很好。一些分析专家认为,如果增加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的指标,像现在热点的PM2.5、食品安全等都应该纳入。
但是现在关键的问题不是增加多少指标,而是需要改变过去实际唯GDP至上的考核形式。
全国人大代表、辽宁大学校长黄泰岩近期指出,各地领导提拔比较快的地区,一般还是经济增速最快或者经济总量最大的。而经济比较慢的地区,一般都感到了各种压力,比如北京、上海、浙江等地。
“对地方干部考核增加GDP之外的考核指标,早就有了,只是没有很好执行。主要原因是,各地在经济放慢的情况下,民生指标难以改善,所以不解决好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问题,很难使得民生等指标用于干部考核。”孙柏瑛如是说。
此前数字显示,目前中央和地方税收分成是50:50,不过中央政府支出只占20%,而地方政府占支出的80-85%,这使得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少,但是需要支付的事权却太大。这往往需要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来弥补地方的财力不足。
记者也了解到,目前对于地方干部考核的指标,已经远远不限于中组部的文件。事实上国家发改委、环保部等已经对各地五年规划的节能减排等指标,进行每年一小算、五年一大算的指标考核。像国家发改委提出“十二五”全国单位GDP能耗需要下降16%,碳排放强度下降17%。该指标被分解到各地。
目前更多行业规划也正待进行类似的考核。比如国务院颁布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提出,对该纲要的实施情况要建立监测、评估和考核机制,加强督促检查。该规划提出2020年人力资本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15%,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33%,人才贡献率达到35%。
不过国家环保节能指标的干部考核属于国家政府部门的测算和考核。而类似人才规划的指标的考核,目前还未有部门在测算。为此中组部正在酝酿出台一个指导意见,提出允许第三方对人才规划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测算。目前各界期待采用第三方对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的呼声很大,因为这样公正性更强些,也有利于培育民间评估市场。
中国人事科学院院长吴江指出,允许第三方进行评估,有利于对地方指标的完成形成压力。“第三方评估为什么非常重要,就是它是公开的,它是老百姓群众比较认帐的一种方式,关键是群众认帐的一种方式。”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