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在革新广场锻炼身体
跃进村,在这个名字里还能寻找到那个火热年代的印记。从1962年成立街道办事处至今,跃进村街道已经走过了51年的光辉岁月。这个因为重钢而建的街道,送走了铁水钢花的重钢,但“钢铁文化”却从未远离,还以此为根基铸就了“跃进文化”。
这文化,在《社区生活》的智慧和热情里,在堰兴剪纸的影像和记忆里,在“生活互助社”的温暖和亲情里,在“跃进大舞台”的欢笑和热闹里。总之,它在每一个居民每一天的生活里
跃进文化是美好生活的动力。
街道负责人说:
跃进文化是美好生活的动力。
“跃进村街道就是大渡口的缩影,我们转型的成功与否关系着整个大渡口转型的成败。”跃进村街道党工委书记贾云杰说,跃进村将利用重钢环保搬迁、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机遇,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打造了一个美丽环境、美好风尚、美满生活的“三美”街道。
政企合作人人动手
共建美丽家园
上世纪50年代,重钢在一片菜地、荒山上修建了80多栋楼房,建设了为其职工及家属服务的新村,也就是现在跃进村街道的雏形,它见证了重钢轰轰烈烈大发展的年代。不过,这个大渡口当时面积最大、人口最多、设施最新的“新城区”,如今已成了不折不扣的老城区。
贾云杰书记介绍,跃进村多为没有小区和物管的开放式社区,基础条件差,管理难度大,曾经到处污水横流、臭气弥漫,“那时街道工作人员都不敢下社区,会被围住走不脱。”
为解决这个问题,街道共组织建设了12个社区公园,硬化了3万平方米的地面,组织明沟改暗沟18000米,还封闭6300个老楼道中的垃圾口。“尤其是在绿化管理上,采取了专业+义务的模式。”贾云杰说,街道引进了专业的花园、草坪管护队,负责主要公共绿地的维护。另外还鼓励居民进行“绿地认养”,对自己房前屋后的小片绿地花园进行义务管护。
环境的好转也改变着居民的生活方式:现在群众自发组成的“清扫保洁队”每周四组织开展社区公共区域卫生大扫除,“文明劝导队”每天轮班值守劝阻横穿马路、乱丢乱吐、乱停乱放、乱贴乱画等行为。“宜居”在这里已不再是奢侈的字眼。
文化兴业文化安民
共铸美满生活
跃进村街道居民中90%是重钢员工及家属、重钢总部建在跃进村街道,展现重庆工业史的工业博物馆同样落户这里,这注定了钢铁文化在跃进村的重要性。跃进村街道办事处主任钟灿告诉我们,他们将打造“以钢铁文化为内涵、民间文化为基础、广场文化为特色”的跃进文化。
跃进村虽然硬件条件并不突出,但却是文化的“富矿”,不少大家熟知的文化和活动都发源于此。市考古所研究表明,跃进村马王场是主城范围最早有人活动的地方。“从某种意义上说,主城区的人是从这里走出去的。”钟灿充满自豪地说。
在民间工艺方面,继大足石刻、武隆喀斯特地貌之后,我市第三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起源于跃进村街道堰兴社区的堰兴剪纸。此外,堰兴社区还为市民朋友贡献了一个“好点子”:从2004年开始,在社区自发举办了市民自己的“文化节日”社区文化艺术节。
远古文化、民间工艺起于跃进百姓,又反哺百姓。钟灿介绍,马王场古街的开发建设正在进行中,这条青石板路将成为繁荣经济、改善民生的新平台;堰兴剪纸以及革新丝带绣等民间工艺产品,正在走上产业化之路,这不仅让文化遗产得到传承,还为下岗女工和残疾人提供了就业机会。以此为载体,街道还积极探索了以工代济、以工代助、以工代教的特殊人群管理新途径。
社区文化艺术节“提档升级”了,跃进村的民间活动更加如火如荼。街道创建的“跃进大舞台”给居民和文艺团体提供了自发表演的场地和设备。钟灿介绍,“音乐声一起,居民们就聚拢来了,每次都有一两百人。”在欢声笑语中,增进了社区居民间的感情。
“和谐的氛围让居民更加享受生活,减少了社会管理的难度。”钟灿说,现在辖区内共有5位百岁老人,90岁以上的老人有170多位,这么多长寿老人和生活心情愉快是分不开的吧!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