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7月2日电 题:“瓦尔特”又回来了
中新网记者 蔡双燕
时隔40年,“瓦尔特”又回来了。
50岁的重庆市民陈永一早特意赶到重庆南坪国际会展中心,直奔电影放映区。他是专门来看“瓦尔特”的。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这部由北京电影制片厂于1973年译制的南斯拉夫影片,是中国于上个世纪70年代上映的第一部外国战争影片,在当时的中国,这部电影引起的轰动远胜今天的美国大片。
7月2日,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领导人会议在重庆开启,会议期间举办中东欧国家经典影片展映,包括《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好兵帅克》、《宁死不屈》、《沸腾的生活》等。
赶来观影的重庆市民大部分都是四、五十岁的中老年人。
“这些电影我都看过,印象最深的还是瓦尔特。”陈永说。
头发已经花白的陈永,看“瓦尔特”的时候还是青春少年。
“看这部电影大概1978、1979年吧,我才17岁。”
陈永清楚的记得这部电影当年放映时的盛况,“我住在弹子石,就到弹子石文化馆去看,电影票1角5分钱一张,票很难买,要排队排上半个多小时才行,几百人的影院场场都爆满。”
“我记得当时也是夏天,我穿着拖鞋,电影院不让进,我就把拖鞋脱了藏在一个隐蔽的地方,光脚进了影院。看完电影出来,拖鞋已经不在了,我是光脚回的家。”
电影放映一周,陈永看了3遍,至今,他对这部影片的情节仍然了如指掌瓦尔特领导南斯拉夫游击队炸掉了德军运输油料的火车,“虽然隔了这么多年,我觉得还是很好看。”
和陈永一样,51岁的张素群也对“瓦尔特”有着特殊的感情,这部电影她一共看过4遍。看到电影里的“瓦尔特”神勇地干掉了德国士兵,陈永、张素群和很多四、五十岁的观众都会发出爽朗的笑声,但对“瓦尔特”后来的下落,他们则表现出一片茫然。
南斯拉夫解体后,成立了塞尔维亚、黑山、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马其顿和波黑,贝尔格莱德现在是塞尔维亚首都,萨拉热窝则是波黑首都。
“现在我们确实对这些国家不够了解。”张素群说。
而对一些80后、90后的中国观众来说,“瓦尔特”是一个完全陌生的词汇,1987年出生的黄波告诉记者,“我不知道这部电影,只知道萨拉热窝,中学地理上学过。”
无关于政治、意识形态和情感,这一代中国人以一种务实的态度对待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交流。从事物流业的黄波正为其公司代理的渝新欧班列寻找合作伙伴,16个中东欧国家来渝参会,在他看来,是个难得的机会。
“虽然有些国家的首都我们还说不上来,但了解是合作的开始。”
“有机会的话,很想去这些国家旅游。”张素群和黄波都表示。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