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日的广州电视台“行风面对面”节目录制现场,广州市水务局局长丁强首次公开谈起亚运治水工程,坦承存在临时措施未能持续、河涌截污不彻底、当时截污标准偏低等问题,导致部分河涌水质反弹,但不同意亚运治水“治标不治本”的说法,“如果思路更清晰一点、标准再高一点、措施更得力一点,治污的效果会更好一些”。他承诺,今后不搞“运动”式治水。
谈成绩亚运治水抓住了核心 截污
“亚运治水我没有亲自经历,站的角度相对会客观一些”,丁强2012年2月从市三旧办常务副主任调任市水务局局长,当时距亚运治水工程结束已有一年半时间。
“有人说治水工程"治标不治本",我不同意”,丁强认为,一方面,治水是有成绩的,一方面,治水也抓住了核心截污。
他给出数据,“排到各种河涌和珠江干流的污水少了200万吨以上”,近几年,广州污水处理系统的实际污水处理量增长:20 0 8年每天处理175万吨,2010年时达到269万吨,到2012年底是380万吨。
另外,亚运时治了121条河涌,其中,以前就“不黑不臭”的只有48条,治理完后达到81条,“就是那仍然黑臭的,程度也有减轻,这些都是数据可以说明的”。
广州台播放的短片里,有市民说河涌水“黑过包公面”“不知怎么搞的,搞来搞去搞不好”。还有金沙洲居民对水质进行投诉。丁强表示,“我也很愧疚,广州任何一条涌没管好,我们都有责任”。
谈水质承认有些河涌反弹严重
对于亚运治水,丁强承认,“如果思路更清晰一点、标准再高一点、措施更得力一点,治污的效果会更好一些”。
他说,最近两三年,河涌水质并不稳定。丰水期时好,枯水期时差,晴天时不错,下雨天又是黑臭又是死水,有些河涌的确反弹严重。
他分析,水质反弹有三个原因。一是,亚运治水时一些措施是临时的。比如,当时全省范围内,尤其是与清远、佛山,截污闸是同时调度的;给珠江前航道调了很多优质水源;关停了很多污染企业,仅在广州就有200多家企业停产停业;当时还对大部分河涌进行了清污。这些措施在亚运之后是不可能长久持续的。
第二,截污不彻底。中心城区231条河涌,除了33条污染小不需要截污,还有198条需要截污治理,但这几年,还有55条压根没开始处理,只有143条纳入治理范围。
而且,就算是经过治理的河涌,能够全部截污的并不多,“大多数是下游截了上游没截、主涌截了支涌没截,而且没截的都是房屋密集处”。另外,截污设计的标准也偏低,只考虑了晴天的截污量,到雨天污水就溢出来了。
第三个原因是,后期的管理松懈,因为污染物不仅是生活污染,还有农业方面污染、废水排放、养殖产生的污水,这个量不一定大但浓度很厉害。
谈展望今后要做到“尽量科学”
丁强提到,现在广州面对的是一个更高的治水要求。根据省里提出的“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广州到2020年要达到水质功能区的标准,“这个标准是很高的,不像亚运时只提要"不黑不臭",那实际上是两项指标,一个溶解氧,一个清晰度”.
水质功能区标准,对水质有二十几项评价指标,而且是按最差的指标来评定整体水质。比如,有两项指标达到三类水的标准,有四项指标是五类水标准,但有一项低于五类的,那么整个水质就判定为六类(劣五类)。
对这样的高标准,丁强说,要认真总结亚运治水经验,“后面的治水,至少要做到尽量科学。首先一个,不能搞"运动式治水",因为所有治水都是长期性的,要以流域做体系、以河涌为单位,治好一条达标一条,不要"全面撒网"”。
丁强还表示,治水也要从“战术”上改进,把标准适当提高,不仅仅是截晴天的污水,也要通过设置调蓄池、增大管径,必要时建深隧,把初雨和溢流污染都治理了。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