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龙湖,一个少年已经游进了危险的深水区。
提醒家长和学生:暑假来了,请绷紧防溺这根弦!
阅读提示 | 今年以来,我省已发生多起溺亡事故,一条条生命逝去后,让一个个家庭变得支离破碎。目前,我省中小学开始陆续放假,暑假是每年溺亡事故的高发季,学校和家庭应携手提高孩子们的安全意识,预防事故的发生。
记者 张朝 朱建豪 实习生 王文博 于露 文 首席记者 陈晓东 摄影
事件
14岁少年溺亡南湾湖
14岁少年小刚(化名),家住信阳市平桥区,正读初中二年级的他,听话、乖巧,深受家人疼爱。然而,几天前,这个如花的生命却戛然而止,消失在信阳市南湾湖水库中。
小刚的姥爷余先生告诉记者,6月26日下午,刚刚放假的小刚骑车出去玩,直到晚上也没回来。27日,家人在附近的南湾湖水库岸边找到了小刚的衣服及自行车。上午10点多,小刚被打捞上来,但早已停止呼吸。
据悉,今年,我省已发生多起溺亡事故。1月7日,光山县4名学生溺亡;3月4日,淮滨县3名儿童溺亡;5月4日,息县三中一名孩子溺水死亡;5月5日,息县白土店中学两名孩子溺水死亡;5月12日,信阳固始县沙河铺乡七一大桥附近发生4名儿童溺水死亡事件。溺亡事故高发的信阳市,今年1月以来见诸媒体的就有15名儿童溺亡。此外,郑州、沈丘等多个地方,均有溺亡事件发生。
调查
都知下水危险,为何还有人下?
每到夏季,媒体和学校都会反复教育中小学生注意安全,不少血淋淋的现实也在告诉孩子们安全意识的重要性,但为何年复一年溺亡事故却从未消除呢?
“天热下塘游泳是传统习惯!”信阳市光山县徐湾村的一位村民告诉记者,每到夏季,当地村民无论老少都会下河,下河游泳已经成了一种习惯。我省其他临河村庄或毗邻大型水库的村镇也存在这种习惯。
我省是劳务输出大省,农村地区有大量的留守儿童和留守少年,父母不在身边,爷爷奶奶无力监管,孩子结伴“游野泳”的现象经常发生。如5月12日信阳市固始县沙河铺乡4名孩子不幸溺亡,多是留守儿童。
在郑州,每年河道、湖泊等水域的溺亡者也不在少数。半月前,一个不到20岁的青年,在郑州龙湖游泳时溺亡。
但这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警醒。昨天下午4时,大河报记者来到郑州龙湖东岸边一处水域,发现四十多名大人正各自带领孩子在湖里游泳,孩子最小的有四五岁,部分下水的孩子连救生圈也没用。
记者又向西岸望去,远远看到水里有四五十名游泳者,个别正向湖的中部靠近。“禁止游泳”的提示牌和巡防队员用扩音器发出的提醒似乎对他们没有作用。
“前几天带孩子去了趟游泳馆,但人太多,空间小,孩子嫌玩得不舒服,所以才来这里。”一位市民称,去游泳馆不仅“玩不好”,而且一次要花费七八十元,太贵。
昨天,记者咨询了郑州市区6家游泳馆,成人票从30元到50元不等,儿童虽可享受优惠,但票价也在20元以上。随着中小学放假,多家游泳馆内已经人满为患。
讨论
水,远离还是拥抱?
为了防止中小学生溺水,目前不少中小学校提倡学生学习游泳技术,让孩子们“会水”,以防止溺亡事故。但也有人认为,“淹死的都是会水的”,让孩子学游泳,反而会给下水游泳的孩子们带来危险,教孩子“会水”不如教孩子远离水。
昨日下午,本报在官方微博上对此问题与网友进行互动。多数网友认为,让孩子远离水源来杜绝溺水事故是“因噎废食”。
@悟道体道:这与学习游泳不矛盾,水是大自然中一种美好的存在,应该鼓励适龄青少年融入水,体会水,驾驭水,在学游泳的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科学认知和生活体会!
@翔与Fiona:应该学习一下,也算是未雨绸缪的自救,还能锻炼身体,何乐而不为?
专业人士如何看待?“游泳应当是一门必修课!”郑州市冬泳学会救援队队长霍卫东说,根据救援经验,中小学生溺亡的多是“不会水的”。成人溺亡则多是“会水的”,但因逞能或身体出问题而导致事故发生。他说,在发达国家,游泳课程是中小学生的必修课。中小学生学习游泳不仅可锻炼身体,还能在发生洪灾、落水等意外事故时自救。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