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山原矛头蝮活体。
南峰锦蛇。广东科考人员发现了这一命名为喜山原矛头蝮的新物种
另一蛇类南峰锦蛇时隔三十年后在珠峰保护区再次露脸
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和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科考人员在珠穆朗玛峰国家级保护区发现新物种喜山原矛头蝮,完全颠覆了世界第三极荒凉的旧印象。昨日,记者从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科考队员已在国际学术期刊《亚洲两栖爬行动物研究》上发表了有关青藏高原毒蛇的新发现,并命名为喜山原矛头蝮。另一蛇类南峰锦蛇则在时隔30年后再次现身,显示其分布地区进一步扩大。
记者刘幸 通讯员王剀、覃海华摄影报道
2012年,广州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调查人员潘虎君等与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印度锡金大学的考察队员分别在西藏喜马拉雅山南坡的藏南和锡金发现一种大型蝮蛇个体。同时,摄影师Jane HANCOCK又在不丹拍摄到该物种。
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专家张亮和东南亚爬虫学会Gernot VOGEL鉴定,这种大型蝮蛇属于原矛头蝮物种。经过半年的研究和稿件撰写,国际学术期刊《亚洲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正式发表了该物种,命名为喜山原矛头蝮。据悉,这是该所科考人员作为第一作者首次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青藏高原蛇类新物种。
回忆起发现过程,张亮告诉记者,早在2011年,就有国外摄影师拍到了喜山原矛头蝮的照片,但是该摄影师并不懂蛇,误认为是菜花原矛头蝮。而张亮一看就发现了其中的错误,菜花原矛头蝮是白天行动的,而摄影师是在下雨的晚上拍到该蛇,两者头部颜色明显不同。
“高原反应”奄奄一息
被浸成标本运回广州
很幸运的是,潘虎君等去年前往保护区调查的时候,先是在路上发现一条死的喜山原矛头蝮,随后又在吉隆县海拔1500米的沟谷里发现第二条喜山原矛头蝮,而且是活的。但是科考队员发现:随着环境变化,该蛇出现不适应症状,好像人有高原反应一样,以至于奄奄一息,最后科考队员将濒死的蛇用酒精浸泡制成标本运回广州。
记者在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看见,喜山原矛头蝮个体很大,最具特色的是其红头、红眼睛,“这在原矛头蝮属中是独一无二的。”张亮说,喜山原矛头蝮性情凶猛,最大个体有1.5米长,生活在珠峰保护区、尤其是喜马拉雅山南坡。此处由于长期与世隔绝,仍然保存了非常完整的食物链。而喜山原矛头蝮的发现完全颠覆了喜马拉雅山地区“荒凉、物种稀缺”的世界第三极印象,因为大型毒蛇的发现说明当地物种多样,且当地生态环境的原生度高,没有遭到破坏。
发现南峰锦蛇带来新疑问
此外,科考队员还在珠峰保护区发现了南峰锦蛇,这种蛇在时隔30年后再次现身,此蛇曾在青藏高原林芝发现过,且仅发现了一条,此次在中部的珠峰保护区发现,显示其分布地区进一步扩大。
张亮告诉记者,南峰锦蛇仅于1982年9月26日在西藏林芝雅鲁藏布江与泊隆藏布江汇合处、海拔2100米的杂草丛生的向阳坡上发现过一条,其生性凶猛,但是个头较喜山原矛头蝮要小,此次一共发现了3条南峰锦蛇。
张亮表示,新的发现带来更多的疑问,如青藏高原多数冰天雪地,只有4~6个月的冰雪解封期,这些生物如何在几个月内完成进食、繁殖、成长的呢?又如何度过9个月的漫漫冬眠呢?这些尚待进一步研究。
21只雕鸮“回家”
本报讯 (记者陆建銮 通讯员叶青)近日,广东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广州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办公室联合广州森林公安机关将21只在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专项行动中收缴和救助的雕鸮进行放生,让它们回归大自然。
雕鸮是猫头鹰的一种,是我国体型最大的猫头鹰,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它适应各种生存环境,捕食害虫老鼠,对保护森林有功,对庄稼有益,是大自然的忠实卫士。刚到放生地点,也许是因为嗅到了自然的气息,这批雕鸮不停地扇动翅膀,欲展翅高飞。当鸟笼一打开,它们便迅速钻出笼子,飞进了树丛中。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