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吕修全
6月30日,一枚60公分长、直径约12公分的废旧炮弹头在经区环海路污水处理厂附近被市民发现。2日上午,山东史学会甲午专业委员会委员孙建军等人冒雨赶到沟北边防派出所实地查看。经辨认,这不是一个弹头,而是一枚引信缺失的炮弹。初步考究,该炮弹可能是1895年威海保卫战中、由北洋海军“广丙”舰发射到杨家滩北沙地上,用以掩护南帮炮台守军撤退的。
弹尾有螺纹卡环 引信不见但未爆炸
2日,本报C06版以《经区沟北现废旧炮弹头》为题,报道了一市民发现一废旧炮弹头。对此,山东史学会甲午专业委员会委员孙建军等人产生兴趣。2日上午,孙建军等人赶赴沟北边防派出所,实地查看。
半米多长的炮弹头通体为铸铁材质,重约20公斤,已锈迹斑斑。弹头已缺失不见,弹头内可见深约5公分的孔洞。弹身主体无明显特征,锈迹斑斑。弹尾有三道卡环并列,其中最下一道卡环为钢质螺纹,未见锈蚀。
弹头引信消失不见,孙建军认为,该弹当年被击发后未爆炸。此种炮弹发射后,弹头引信撞击目标,再引发炮弹内装药爆炸。孙建军等人猜测,此枚炮弹之所以未能爆炸,可能是因为落在沙滩泥泞地中,引信所受撞击力度不够,所以未爆炸,时间已久,引信锈蚀脱落,形成今天的样子。
沟北边防派出所教导员沈永雷系海军某部转业军人,他根据该炮弹的前击发爆炸装置,判断绝不是现代的炮弹,“现代战争中的炮弹为后击发装置”。
与英租、抗日战争无关
或为“广丙”舰发射
“威海近现代军事历史大体经历了四段时期。”孙建军告诉记者,英租威海卫时期,英国海军炮艇训练时,都是在海中设置预定靶位,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军舰撤出威海卫时,曾炮击北大营、环翠楼,目的是破坏、震慑,并没有向经区杨家滩区域发射过炮弹。
在甲午战争阶段,北洋舰队在丰岛海战、大东沟海战后退回威海,仅存定远、镇远、广丙等六艘主力舰,其中,广丙舰的舰载主炮是120毫米口径的速射炮。
1895年1月20日,日军登陆龙须岛,迂回包抄威海卫。
1月30日,日军对威海港南岸炮台发起总攻。摩天岭、杨峰岭等炮台陷落,百尺崖、龙庙嘴、鹿角嘴等海岸炮台也相继失守,500余名巩军败兵沿杨家滩北海岸向西、向南逃窜,遭到日军第2师团步兵第四联队两个中队的狙击和拦截,丁汝昌下令北洋军舰出动,驶近杨家滩炮击日军步兵,掩护巩军撤退。
对照这枚炮弹的出土地及威海保卫战经过,孙建军认为这枚炮弹可能是广丙舰当时发射未爆炸而遗留至今的甲午遗物。来源齐鲁晚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