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翅楼复建工程开工。京华时报记者 范继文 摄
昨天,记者从西城区获悉,作为北中轴线片区的重点保护建设项目地安门雁翅楼的复建工程已经开工。
根据复建规划,复建后的雁翅楼,将依照历史上的格局,东西两侧雁翅排开,每侧复建4到6间,总体体量会比历史上的雁翅楼稍小。考虑到建筑的年代已较久远,修缮、复建后的雁翅楼不会是全木质结构,但在外形和内饰上,会尽量保证原汁原味。据悉,雁翅楼初貌的完成预计有望年内实现。
雁翅楼复建工程预计年内完工
北中轴线片区的保护中,地安门外大街是该片区保护的重要节点。在该节点正中心,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地安门和雁翅楼的复建。
北京此前表示将启动大规模的“名城标志性历史建筑恢复工程”,将复建的建筑共有6处:地安门雁翅楼、内城西南角楼、外城西南角楼、永定门城楼及瓮城、外城东南角楼、天桥地标标志。这些标志性建筑复建后,与现存的城楼、箭楼等,使北京老城将再现“凸”字结构。
复建的雁翅楼计划在地安门大街十字路口南,东侧4间房目前已经具备开工复建条件;西边10间房,相关事宜还在进行中,还尚不具备开工条件。
记者昨天在地安门大街上十字路口南边道路看到,两侧已经被围挡圈起来。围挡墙上张贴着工程介绍。该工程为“北中轴路修缮改造工程(二期)雁翅楼复建工程”,工程建筑面积1041平方米,层数两层。据悉,该工程计划于9月15日竣工。现场项目负责人表示,工程肯定要延期,预计年内有望完工。
居住在附近的老居民告诉记者,以前这里的人口很多、大杂院挤满了人,到处都是违建阻挡,自己从这条街都穿不到德胜门。后来这条街整治了,道路也拓宽了许多,街道变得干净许多。居民提醒,“希望在恢复雁翅楼的同时,也要注意环境的整治。”
专家称地安门原址复建尚无条件
根据复建规划,复建后的雁翅楼,将依照历史上的格局,东西两侧雁翅排开,每侧复建4到6间,总体体量会比历史上的雁翅楼稍小。考虑到建筑的年代已较久远,修缮、复建后的雁翅楼不会是全木质结构,但在外形和内饰上,会尽量保证原汁原味。
西城区历史名城保护委员会专家王世仁告诉记者,通过参加前期政府部门的调研座谈等工作,了解到现在雁翅楼已经有了复建条件,并将按原样复建。王世仁说,雁翅楼复建以及对地安门大街的保护,要将保护和更新同步实施。对于没有文化价值或价值低的商业形态,应当及时更新。按照具体情况,确定功能定位。
针对地安门复建项目,王世仁则表示,同样作为文物,因为在十字路口中间,交通复杂,存在困难。因此地安门门楼目前尚不存在原址复建的可能。
同样,有居民表示了对地安门复建的担忧,“地安门门楼怎么恢复,十字路口这么多车,万一像公交车那么大,一不小心就撞上门了”。
另一位文保专家王东表示,目前雁翅楼可以恢复,但地安门还不具备条件,“这都是一种地标,看能否从其他方面有显示”,王东说,地安门门楼目前在原址上没条件恢复,他曾建议在该处的马路铺砖上或路面的材料上植入一些地标内容,但未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可。
>>雁翅楼
见证慈禧逃亡
站在雁翅楼原址处,越过树木,往南眺望,隐约可以看见景山上的亭阁。雁翅楼与地安门同时始建于1420年,其旧址位于今天的地安门东大街与西大街相汇、地安门外大街与内大街相汇的十字路口以南两侧。原雁翅楼建筑造型别致,两栋二层砖混建筑,面宽各十三间,黄琉璃瓦覆顶,远观好似大雁张开的一对翅膀,故此得名。
雁翅楼清代时为内务府满、蒙、汉上三旗公署,其作用是皇城后卫哨所。慈禧带着光绪出逃,溥仪出宫,都经过此地。
民国初期,为便利交通,地安门东西两侧城墙被拆除。1954年起,为疏导北部城区交通,地安门及雁翅楼被拆除。从此,京城北中轴线上具有500多年历史的著名景观彻底消失。
复建路多波折
1955年,一些社会名流对拆除地安门有疑义,有关部门把从地安门拆下来的门窗、过梁、柱子、檩子一一编号登记造册,连同砖石、琉璃瓦等运往天坛,计划在天坛内北侧原样复建地安门和雁翅楼。后天坛内发生火灾,堆垛于此的木质材料化为灰烬,复建地安门和雁翅楼的计划随之彻底搁浅。
2005年,多位文史学家提议复建地安门及雁翅楼,以恢复京城北中轴线风貌。
2012年,北京最大规模的名城标志性历史建筑恢复工程启动,其中地安门雁翅楼复建是其中一项。
京华时报记者 文静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