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晓冬为妻子的前夫陈祖群安装氧气机
王宣玲为姐姐剪指甲
郑周明细心照顾生病的聋哑人
周先其、周亚乐两兄弟
茄子溪的好人特别多,街道把他们的故事集结成册,就是要传递正能量,让更多人受到鼓舞,向他们学习。
街道党工委书记
颜裕杰说:
茄子溪的好人特别多,街道把他们的故事集结成册,就是要传递正能量,让更多人受到鼓舞,向他们学习。
说到重庆好人,不得不提到茄子溪街道:第二届道德模范贺晓东;重庆好人穆登海、郑周明;“五爱”农民工陈远先……他们为茄子溪赢得了“好人社区”的美誉。街道正在收集辖区内的好人好事,准备集结成册,让这些善良的名字永远被人们记住。
贺晓冬夫妇:有情有义
刘家坝社区有这样一对夫妇,丈夫贺晓冬、妻子孙仲兰15年来默默地照顾着妻子孙仲兰瘫痪在床的前夫陈祖群。
15年前,陈祖群因肺病发作服食了过量的激素药,导致股骨头坏死,下半身瘫痪后生活不能自理。再加上儿子年幼,父母双亡,惟一的姐姐家庭也非常困难,没办法提供帮助,陈祖群陷入了困境,对生活也失去了信心。已经与他离婚四年的前妻孙仲兰得知这一情况后,与丈夫贺晓冬来到了陈祖群家,开始照顾陈祖群。
面对有情有义的贺晓冬夫妇,陈祖群感慨道,“这辈子不是遇到他们,说不定自己早就死了,只有下辈子感谢他们了。”他说:“现在惟一能做的就是叮嘱自己的儿子,以后要好好孝敬妈妈和贺叔叔。”对于贺晓冬夫妇,陈祖群有说不尽的感激。
贺晓冬夫妇把陈祖群当成亲人爱护,15年如一日,把爱建立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上,不计较世俗的眼光,无价真情深深打动了每一个知情人。
王宣玲:孝老爱亲
她叫王宣玲,原石棉总厂退休工人,30年来,她默默地照顾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姐姐王宣翠,无怨无悔。姐姐王宣翠年轻时患了精神分裂症,终身未出嫁。妹妹王宣玲在父亲年老多病、母亲卧床不起后,毅然挑起照顾姐姐的重担。
王宣玲说,医生告诉她,姐姐打骂是她发泄的方式,也许能缓解病情。所以这么多年来,她总是任姐姐打骂,再苦再累也控制住自己,不向姐姐发脾气。为了姐姐活动方便,她还把14平方米的大卧室让给姐姐居住,自己住在只容得下一张小床的房间里。姐妹苦乐相依,不离不弃,深深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知情人。
郑周明:助人为乐
他叫郑周明,一名普通的摩的司机,用他那并不宽厚的肩膀,为一名萍水相逢的聋哑流浪老人,建立了一个温暖的家,收留、照顾老人整整14年。
1998年的一场大雨,拉完货的郑周明看到一位智力残障的聋哑人在路边捡废品,他动了恻隐之心,把他带回了家。郑周明和家人一起,干脆为他专门腾出了一间房,安放了一张结结实实的木床,买来小电扇,安装了电灯。郑周明还专门把电灯开关设在了床头,方便老人使用。
虽然聋哑人比郑周明年长,但他却用仅存的哪点含糊的口语叫郑周明“爸爸”。2011年11月30日,聋哑人安然离开了人间。这个一生都在以捡废品为职业的驼背老人,苦难贫穷一生,但因为遇见了这一家善良的茄子溪人,走完了温暖的下半生。
周家兄弟:身残志坚
他们叫周先其、周亚乐,是一对身坚志残的双胞胎兄弟。他们命运多舛却自强不息,自力更生主动放弃低保,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了美好的生活。
虽然兄弟俩因病不能像正常人那样跑跑跳跳,但他们互相鼓励努力学习。他们毕业后参加过多场招聘会,均因为肢体残疾被拒之门外。在他们终于成为了肯德基的员工后,以前靠低保金和慰问金维持生活的兄弟俩做出惊人之举:决定放弃低保不再占用低保名额。
兄弟俩努力学习的劲头一直未停止,他们利用节假日充电,希望能用所学的法律和历史知识,回报那些曾帮助过他们的人。
好人:层出不穷
茄子溪街道党工委书记颜裕杰说,在茄子溪这样的好人还有很多。家住刘家坝社区的轻度智障残疾人穆登海十年如一日默默奉献、不计报酬、不计得失,坚持为社区干清扫保洁、巡夜喊话工作,一年365天,从不间断。他的事迹感动了重庆,他也因此获评重庆好人。
这些好人没有惊天动地的伟大事迹,却用他们的善举,打开了左邻右舍的心扉,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行善举,做好人。
“我们茄子溪,不像城中心那么繁华富裕,可是我们这里的人辛勤踏实,淳朴厚道的民风世代相传,幸福感特别强。”街道党工委书记颜裕杰说,多年以前,方圆百里的乡亲们就慕名来到茄子溪学习茄子栽培技术,乐善好施、自立自强的基因就烙在了当地人的血液之中。如今,茄子溪人的精神品质不仅没有丢,还发扬光大,“好人社区”的美誉,正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