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许沁
晚报讯 儿童观察员穿上 “蓝大褂”,在儿科医院医护人员带领下,参观医院环境,体验医护人员工作,从孩子独特的“视角”提出建议。昨天,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传出消息:为期三年的 “关注患儿就医体验”行动计划自3月24日在儿科医院启动,100天来,不少小病人和家长的建议已被医院接纳,并做了有效改善。“患儿体验”以平等的态度最终让广大患儿和家长共同参与到医院诊疗活动中,此外还有更多服务改善正在进行中。
“观察团”是“患儿体验部”为不同人群设立在医院进行实地体验的项目,依托医院志愿者等团队支持共同参与,以各自不同的“视角”对医院各个角落进行体验,并对在观察中发现不规范、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指手画脚”。前期已经推出了两期儿童观察团和一期家长观察团。
首批“儿童观察团”提出了很多对医院的反馈意见,包括门诊环境需要保持清洁,候诊区动画片内容应该及时更换,候诊区需要增加椅子数量,医院绿化要更多一些等。针对孩子提出的意见,院方已经全部改进。
第二期儿童观察团活动还体验了医院补液区、门诊便民服务中心、放射科、口腔科等部门。孩子和家长们给医院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体验门诊口腔科后,有的观察员建议口腔科在拔牙时放些音乐,可以减轻小朋友心理恐惧;还有观察员建议在口腔科诊室屋顶上贴点卡通粘纸,这样躺在诊疗床上补牙时就不用看着白白的墙壁。家长们在体验后提出门诊大厅候诊人很多,建议做适当分流,可根据时段引导就诊;也有家长提出门急诊大厅噪音比较大,可在墙上张贴一些“保持安静”的宣传图片,提醒家长和小朋友自觉遵守;还有家长建议门诊安全设施和安全通道标识要更加醒目,一旦发生意外,家长们可以先自救……根据儿童和家长观察团的意见,院方对门急诊环境更加重视,在增派保洁人员巡视打扫的同时,也通过志愿者服务门诊大厅,增加候诊区动画片更换频率,增加候诊区椅子数量,方便在高人流情况下,家长和患儿能够轻松候诊休息。在诊疗室增加绿色植物,在净化空气的同时,也使病人愉悦身心。此外,还在抢救室天花板和核磁共振检查室墙壁两边,贴上美丽的卡通图案,使得小病人在治疗同时,眼前的天花板和墙壁也是充满乐趣的,为小病人减轻病痛,消除紧张情绪。
为方便与患儿和家长沟通,“患儿体验部”还将窗口前移,在门诊便民服务中心设立“倾听窗口”。有家长提出,孩子是特殊的群体,在就诊过程中,很多家长就医心切,往往在挂号或候诊过程中,没有照看好自己的小孩,经常出现孩子走失的情况。要在人流中找到自己的孩子,并非易事。如今,只需前往一楼门诊大厅的便民服务中心,向工作人员提出寻人需求,就可通过医院广播系统为所需人群提供更优质、快捷的服务。
据统计,“倾听窗口”开设三个多月来,共接待咨询5000余条,建议20余条,投诉30余件,同时落实病人的建议做了有效改善,如:增加广播找人和失物招领功能、增设临时物品存放处、增添自助饮料机、调整门诊大屏幕显示、门诊卡置卡流程简化、解决门诊测体温服务台人员设置问题等。此外还有更多服务改善还在进行中。
另外,儿科医院官方微博“一切为了孩子—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开通至今三个月,粉丝已有28300名,发布微博180余条。越来越多的患儿和家长通过微博关注医院发展,同时也通过微博,使其在就诊过程的疑问得到有效指导。
作者:许沁来源新闻晚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