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作家池莉的一条微博引来了热议。微博上说:“地铁里,外国人对乘客微笑,微笑的回报率99.9%。我的一位朋友做了一个实验,连续多天,进地铁就对人微笑,微笑的回报率0%。”记者对此进行调查,10位受访者中,有6位受访者表示,如果陌生人一上来就对自己微笑会感觉有些怪异,会对对方持有防备心理(7月4日《广州日报》)。
反方:反思冷漠不能陷入情绪意识
山东 刘义杰
作家的“以身说事”,又加上记者的调查,国人对微笑感情的怪异,以及由此而生的戒备心被当成了一个道德试纸,引发了网友对自我的检讨,在与当年遇到人总是问一句,“您吃了吗”的温馨的“今昔对比”下,“现代人变冷漠了”“道德沦陷,导致人心存戒备”等结论就成了自然而然的“诊断书”了。
现代人是否变得冷漠了?有。现代人戒备心强了?也有。但这却不能从“路人是否微笑”来论断。一者,如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咨询研究中心主任李江雪所言,中西方人的情感表达习惯不同。中国人自幼被教导不能随意发怒,自然也不会随意表达喜悦。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一个漂亮的姑娘没事对着过路的小伙子笑,岂不会被认为是对人家“有意思”?二者,外国人也并非全都是对着路人笑:例如,在美国微笑待人是日常基本礼仪,但也不会随意打招呼打扰别人;再比如法国,大部分情况下,如果陌生人主动向你微笑问候,多半还是想搭讪。同样都非面对路人非得微笑,微笑不微笑可以说与道德无关,不过是风俗习惯罢了。
写到这里不禁又想到了,前不久德国人雷克对中国的微博情绪的认识,其中就提到国人的情绪化走极端,很多时候觉得外国啥都好,中国啥都差,而不是就事论事。在这里何尝不是如此?往往是观点先行,而不是用事实来论证。笔者以为,作家池莉的朋友无疑就有着外国人啥都好的主观感受,在这种情况下做实验则很难说客观。一个简单例子就是我们心情好的时候,往往看着啥都顺眼,心情不好则看着世界都是黑暗的。
当然在此并不是说,近些年来国人的冷漠不需要反思,但一切都要以客观为准绳,否则,过于夸大其词,只会带来负面效应,让公众草木皆兵,陷入自我价值判断混乱之中。更重要的是道德的自我矮化只会让人陷入自卑的负面情绪中。
正方:丢掉微笑恰能反映错位的秩序
江苏 邓海建
今天,除了电视上卖牙膏的,好像能冲陌生人微笑的还真不多。
“微笑功能”的退化,说起来的理由总是有很多,比如工作压力大了、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型了、风险社会的不安全感等。听起来都挺有道理的,但,毫无疑问的是,冷酷表情的背后,自己装得很麻木,路人也会被这种“寒意”蹭坏心情。我们轻松地谢绝了微笑,我们轻松地也将自己误伤。但问题是,面无表情的人来人往,果真可以用“压力”或“环境”来搪塞吗?
古人说,礼失求诸野。如果民众都不会微笑了,恢复微笑功能该去求谁?其实,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比如很多人宁可在微信上跟陌生人调情,也不愿在电梯里冲身边人微笑。那么,谁把微笑第一个给弄丢了呢?首先是权力者不会微笑了。公共舆论场里,为官者除了正襟危坐就是官腔官调,玩惯了“踢皮球”、备足了“闭门羹”,如何可能在脸难看、门难进、话难听的权力空间里找到微笑的踪影?其次是市场不会微笑了。埋单时的微笑和维权时的冷面一对比,“上帝说”就显得格外恶心了。消费权益不能有效保护、市场主体竞争地位不能公平捍卫,各有各的委屈、各有各的不堪,交易或者过活,哪里还有微笑的心境?
历史早就告诉我们:规则不明朗的时候,没有人敢微笑。因为你不知道微笑的后果,示好或者示弱,亲密还是臣服……此时,没有表情就是最好的表情。当权力者靠拒绝微笑来彰显威严、当民众习惯于冷面示人来自我保护,必有一些错位的秩序在钳制着人与人之间简单的沟通与相处规则。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我们也是很擅长于微笑的,微笑的是对领导,微笑的是托关系、找熟人,微笑的是获得公平与正义上的“偷跑”机会。
微笑不只是一种习惯,而应该是生成于制度与文化中的一种能力。重拾中国人微笑的本能,还是得遵循“从哪儿跌倒就从哪儿爬起”的逻辑,看看谁“领头”把微笑弄丢了。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