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多地启动水价调整方案。计划上调或已经上调的包括上海、武汉、遵义和芜湖等多个城市。水价上调固然是趋势,但如何在涨价中尽量减轻居民负担,需要更合理的政策设计。
水价进入新一轮调整期
6月底,上海举行居民用户水价调整听证会。听证会提供的两套调价方案,涨幅均达到30%。事实上,水价的上调这两年频频发生。去年有长沙、广州等,今年有上海、武汉等城市。
为什么水价老涨?全国工商联环境服务业商会秘书长骆建华向记者表示,水价和电价、油价等不同,后两者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统一调控,而水价由地方自行决定。此外,从国外经验看,水价调整的周期为3到5年。我国上一轮水价调整期是在2009年—2010年,以此推算,目前调价比较集中是正常现象。
水价调整源于成本上涨
水价调整的驱动力,来自于成本上涨。除了人力、电力等常见成本外,本轮调整还有两大新增因素:
一是根据今年年初的通知,“十二五”期间我国的水资源费将平均上调36%。在一些缺水地区,上调空间会比较明显。
二是从2012年7月起,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启用。随着水质要求的提高,水厂的升级改造也会增加不小的成本。
居民呼吁扩大两种价差
在上海的水价听证会上,多数代表对上调持理解态度,只是在涨幅上有不同看法。多数人赞成阶梯制,并呼吁扩大两种价差。
一是拉大阶梯制各档之间的价差。不少代表提出,如果阶梯制中的第一档价格和单一制价格相差无几,难以发挥价格调节作用。第一档反映多数居民的日常需求,第一档的价格涨幅最好与职工工资涨幅挂钩,进一步拉开与第二档、第三档价格的差距。
二是拉开工业用水和居民用水的价差。居民不是水资源消耗的主体,也不应该成为水价上涨的主要承担者。
据新华社
勿以“节水论”回避政府责任
在各地的水价上调中,有一个口号:“促进居民节水意识”。
不可否认,水价上涨对促进节约用水有一定作用。但这个作用绝不应该被高估,因为水的必要性决定其需求弹性很小。“哪怕水价涨到10元/吨,该吃饭还得吃饭,该洗澡还得洗澡,用水量不会减多少。”有市民这样说。
最重要的是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切实承担责任。我国自来水处理成本逐年增加,这与水污染密不可分。水污染的代价由供水行业承担,最终由居民分摊,而水污染的收益被企业拿到,部分体现在政府税收中。这要求政府在保护水源地方面,有更大的投资和更强的责任感。据新华社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