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8·10股潮”,1992年/张新民 摄
深圳,10平方米10户人家,1997年/张新民 摄
吃药图,选自《荒谬之王·西班牙篇》/马良 摄
深圳(时间就是金钱……),高1.4米,宽2.26米,2007年/史国瑞 摄
北京新CCTV,2007年/史国瑞 摄
(上接C08)
本版选登了几位颇具代表性的摄影家及各自的影响作品,以期帮助读者对摄影艺术中的“影响”问题,形成一个感性的认识。虽然,如摄影评论家孙慨在前文中所述,艺术的影响与传承常常是隐性、复杂而又神秘的。
张新民(1952年出生于四川德阳,现居深圳。代表作有《包围城市》等。)
【影响作品】
《光荣与梦想》威廉·曼彻斯特,1922-2004
评介:这是美国的一部社会纪实作品,作者勾画了从1932年罗斯福总统上台前后,到1972年尼克松总统任期内水门事件的40年间美国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全景式画卷。这是一部场景宏大,又描写细腻的历史巨著。
这本书真是荡气回肠,看得我很长时间不得安宁。它记录了美国从1932年到1972年发生的政治、经济、文化各种重大事件,一幅幅广阔的历史画卷,看得人相当的沮丧。那分明是另外一个世界,却搅得生存在这边的年轻人睡不着觉。很奇怪!1981年,我刚刚接触到照相机,这本书和摄影完全没有关系,所以,很快我就狂热地迷恋布列松去了。但那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那就是怎么去看、怎么去记录我们经历过的和正在经历的时代。张新民
【评论】
在对视中追问
张新民的壮怀激烈地在他的照片里始终无法掩藏,尽管他声称自己只是在拍摄“我们”,毫无意愿成为为弱势群体代言的英雄与偶像。但随着他的镜头,“农村包围城市”,这样一个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决定性意义的革命战略,竟然如此恰如其分地诠释了当下中国正在发生的社会结构变革。(李楠)
马良(1972年出生于上海,现居上海。2004年至今从事独立艺术创作。)
【影响作品】 《祈祷的斯利那加妇女》 享利·卡蒂埃-布列松,1908-2004
评介:这幅照片摄于1948年。在克什米尔,几位斯利那加的妇女在哈里帕布山向即将从喜马拉雅山后升起的太阳祈祷。她们肃穆的背影简洁流畅,和远处连绵的群山构成了视觉上的对比。布列松非常擅长用画面中诸元素之间的精妙关系来阐明他隐藏的意味。
【评论】
有质感的隐喻
画面像电影一般精致、唯美,布局则宛如戏剧一般充满冲突和悬念,摄影在马良手中成为一种极具质感的隐喻。细腻的层次,瑰艳的色调,在歧路纵横、暗涌深流的诗意迷局中像一个孤独的孩子一样淡然出场,神色平和,目光纯净,却怀抱着一个充溢天地、无边无际的悲伤。虽然感怀伤逝已成为众多观念摄影作品必备的标签,但马良之于观念摄影的价值在于:他不是将观念予以图解,而是让观者在画面里自己去找到意义。因而,虽然马良的视觉呈现颇多绮丽的舞台效果,但内在的批判却因为一种节制和沉着在别具一格的同时蕴含了更加强劲的力量。
(李楠)
史国瑞(1964年出生于山西,现居北京。1992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摄影专业。)
【影响作品】
《驳船》罗伯特·劳森伯格
1925-2008
评介:这是著名的美国当代波普艺术家罗伯特·劳森伯格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1962年至1963年间,宽9.8米,高2米,是一幅巨大的全景式作品。劳森伯格运用了他擅长的拼贴技术和丝网墨印,把各种各样的材料和物品混合在一起,其中,既有描述大众生活的影像,也有取自绘画的局部,纷繁芜杂的、不可能在同一个时空出现的各种现实图景被组合到了同一画面中。当它一览无余地袒露在观者眼前时,形成了犹如幻梦的艺术想象的冲击力。
【评论】
技术不是摄影家的标签
当史国瑞选择古老的针孔摄影作为自己与世界对话的通道时,他也选择了一种充满东方禅意的方式完成他自己与自己的对话。
史国瑞是典型的“以小见大”,一孔一束的光线,长达数小时的曝光,在缓慢的等待中,一个浩繁的摄影工程一寸一寸拆解实施。而这些巨作并非只依赖于体量上的庞大和技术上的奇巧,摄影家除了在黑暗中享受光线的运动,体味摄影的原始之美,更在意的是,他要用这种过程以及这个过程的结果,让我们的习见之物重新在影像以及对影像的观看中获得不曾有的意味。(李楠)
本版图片均由《影响》一书作者李楠提供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