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在剃刀边缘行走,不如站在未来视野的高度,矫正褊狭,为改善周边关系做些该做的事。
为期17天的日本第二十三届参议院选举7月4日拉开帷幕,这是安倍二次上台以来面临的首次大考。考试结果,不仅将决定安倍本人的政治权力进一步稳固还是动摇,而且很可能决定日本未来3年的政局和国家走向。
说是安倍的大考原因在于,传统上日本败选党首通常要为众参两院的选举结果负责。如果安倍在参院选举中意外失利,其政治命运将逆转。但就目前形势看,这种情况不会发生。此次参院选举,正值“安倍经济学”展现出短暂效益之时,在无限资金的刺激下,日本经济至少在市场面表现不错,这为安倍赢得了不少民意。6月23日,在被视作参议院选举“风向标”的东京都议会选举中,自民党的59名候选人全部当选,这预示了参议院选举自民党获胜的前景。
去年12月,日本自民党-公明党联盟已经控制了众议院,如果自民党在参院选举中复制在众院的胜利,安倍就将巩固其权力体系。由于日本选举制度规定众院每四年选举一次,参院每三年改选一半。这也就意味着,日本近年来“短命首相”频出的现象将结束。除非爆发重大危机或个人意愿改变,安倍至少还将担任3年首相主政日本。
安倍获得府院政治优势后可能做什么?首先,安倍在颠覆二战史观、加剧海权博弈的对抗性、推动日本成为所谓的“正常国家”等方面的一系列动作将变得长期化和战略化。这对地缘安全来说,意味着风险水平的提高;其次,以超印货币为主要特征的“安倍经济学”,可能对其他出口主导型经济体造成极大冲击。在“与中国竞争”的心态主导下,甚至可能使原本运转良好的区域合作机制出现更多竞争性。这种竞争,在东盟10+N机制等平台已有所体现,下一步可能出现在用美国主导的PPT代替APEC上;再次,中日海权博弈的对峙性可能进一步加强。
当然,即使安倍得到了自小泉以来最大的首相权力,也不表明就会得偿所愿。以安倍孜孜以求的“修宪”为例,即使执政联盟掌握众参两院多数,但得到推动“修宪”的三分之二票数也不可能。自民党执政伙伴公明党将不得“修宪”列入党纲就是有力牵制。因此,安倍近期才表态“本届国会不修宪”。此外,如果继续在颠覆二战史观方面一意孤行,还会引起美国的猜忌,这种迹象近期已经出现。
重拜相位半年以来,安倍在体现其执政个性方面已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是,其执政风格中充满了危险因素。与其在剃刀边缘行走,不如站在未来视野的高度,矫正褊狭,为改善周边关系做些该做的事。
本报特约评论员徐立凡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