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快评
毛建国
7月2日下午,胡先生带着妻子李女士和64岁的岳母从河南来京旅游,参观故宫博物院。本是一次幸福之旅,可谁曾想到,其岳母在故宫游玩时,因进错门口,被保卫处一男子踢中右侧肋骨。赔偿问题仍在处理之中。(7月5日《京华时报》)
一名6旬老人走错门,而且是故宫的门,应该说还是有一点责任的。但不管怎样,何至于引起故宫保安的拳脚相向?
这些年来,故宫似乎成了文化领域的中国足球,总是不断出故事、不断刺激人神经。2011年故宫发生“5·8”展品被盗案发生后,紧跟着就发生“宋代哥窑瓷器损坏”等多起事件;就在这起保安打人事件之前,5月4日,一名男游客徒手打碎故宫翊坤宫正殿一块窗玻璃,致临窗陈设的一座钟表跌落受损。很多人都在诧异,当年石柏魁这么一个小蟊贼,为何就把故宫闹翻了天?两年过去了,故宫的安保怎么还如此“不堪一击”?安检上软绵绵,现在,对一名6旬老人却又下手如此刚猛!
回顾这些年来故宫发生的故事,看起来形形色色,但有一点却是相通的,那就是看不到故宫应有的文化操守。这种文化操守概括地讲,就是文气、静气、正气;具体而言,就是在故宫人身上应该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养眼特质,能够看到“士人风骨”,能够静下心来做事,能够对庸俗思潮保持一丝拒绝。有了这种操守,故宫就是一个文化符号;失去这种操守,故宫就只是一个旅游景点而已。
回到故宫保安打人上来,虽然是保安出的问题,但保安代表的也是故宫的形象。不想拿故宫打人的保安,去与北大保安、中大保安等一些“保安哥的传奇”相比,但是一个故宫的保安,向一名六旬老人动手,和故宫的文化气氛、故宫人应有的文化操守,是多么的格格不入!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刚上任上曾说过,“我不是掌门人仅是看门人”,“故宫应成令人尊敬的文化典范”。保安打人,而且打的是游客,是老年游客,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典范”?一段时间以来,故宫似乎也意识到一些问题,推出了一些自救措施,比如换玻璃之类。但就现在看来,种种措施还只是就事论事、泼水救火,并没有看到根本。
或许我们不应该对故宫提出太高要求,在一个物质化的社会里,众人皆醉、举座不醒,人们都已经迷失了自己。问题是,故宫不是一般的地方,希望故宫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文化地位,认识到舆论的厚望,保持自己的文化操守。
毛建国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