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周柏伊 报道 制图邬思蓓
拿着菜市场负责人送来的慰问金,沈阿婆终于舒展了眉头。 “多亏了调解员,否则事情没那么快解决。 ”沈阿婆说。这是全市首家菜市场调委会成立以来为民解决的问题之一。近年来,在徐汇区司法局的鼓励和扶持下,徐汇区人民调解协会作为全市首家实体化运作的民间调解组织,充分发挥枢纽型、集约型、服务型功能,不断创新管理服务模式,成立了菜市场等多个特色调委会,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全市首家菜市场调委会调解纠纷500多起
沈阿婆是徐汇区的一名居民,不久前的一天,沈阿婆近中午到菜市场,在一个禽类摊贩前一不当心滑倒了。虽然摔得不是太厉害,但毕竟年纪大了,沈阿婆多处外伤之余,她的家属找到菜市场管理方,要求禽类摊贩和菜市场都作出赔偿。
“菜市场中午11点半开始就停业,沈阿婆进来的时候大家其实都已经休息了。 ”摊贩辩驳事件与自己无关。但很快,沈阿婆的亲属就调出了事发当时的报警电话,证明沈阿婆是11:25分拨打的电话。就在双方各执己见胶着之时,设在菜场的调解员立刻介入,不但劝止了双方的吵架行为,还引导双方积极解决问题,当场就达成了调解协议。
2012年1月,徐汇区菜市场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徐汇区人民调解委员会指导下正式揭牌成立,这也是全市唯一一个以菜市场为切入口的调解委员会,共有70名专兼职调解员走马上任。随后,全区62个菜市场设立了工作站,运作一年后,调解员共成功调解菜市场纠纷560余起。 “菜市场作为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场所,具有人流量大,纠纷易发等特点,建立菜市场调解委员会一方面能保证市场内发生的纠纷在第一时间得到妥善调处,防止矛盾纠纷激化,同时,通过建立人民调解组织不断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用法律武器维护正当合法权益的意识。”徐汇区人民调解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赵美蓉说。
“绿主妇”组织实现居民自我调处
专心做事,才可以更专业。调解工作的专业化路线是很多调解工作者思考的问题。在徐汇区人民调解协会当中,这个问题可以更集中地思考,同时考虑实际需求,建立了多个极具特色的专业调解委员会。
近年来,龙华地区出现了一批由旧厂房集中改建的租赁公寓,成为大量来沪就业的年轻白领的暂居地。由于流动人口集中,常常发生纠纷。 “玖辉人民调解委员会”应运而生,专门为“规模租赁公寓”中居民的矛盾纠纷化解提供专业意见。该调解委员会由公寓的居民兼任调解员,邀请律师、社区民警参与,主要通过自治的形式实现流动人口矛盾纠纷的自我调处、自我防范。
有人群的地方就有调解员,这是徐汇区司法局面向基层的工作目标之一。跟邻居闹了矛盾咋处理?为蝇头小利伤了亲情怎么办?左邻右舍,哪有勺子不碰锅沿的?近日,一个特殊的群众自治组织凌云社区梅陇三村“绿主妇”人民调解委员会成立了。 “绿主妇”来自小区,热情温柔,知根知底人头熟。由她们做调解员,配合司法基层科和律师,可以在小区纠纷化解中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梅陇三村居民郭文静自从参加了绿主妇活动后,在环保活动中经常碰到需要及时调解的矛盾和纠纷。 “如今成立了调解委员会,不但能在最短的时间里上门为居民调解,自己也会在调解实践中学法用法。 ”郭文静说,绿主妇们肩上的担子更加重了。
设立培训基地 提升调解员专业能力
2011年以来,徐汇区人民调解协会实行实体化运作,设立独立的办公场所和办公人员,充分发挥“枢纽型”社团组织的作用,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组织的建设,拓展其覆盖面。目前,区人民调解协会会员总数增加到916个,其中单位会员360个,个人会员556名。协会与行业主管部门、企业主管部门、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之间加强沟通协调,共同推进区域性、行业性、专业性的人民调解组织。
“服务管理到位,核心就是能力到位,人民调解平时接触老百姓最多,调解员的能力直接影响着老百姓对公平正义的感受。”徐汇区司法局局长徐文泉表示,抓好队伍建设,提升调解员的大局能力、执政能力才能让其更好地化解基层矛盾纠纷。今年5月,徐汇区司法局在全市率先建立了司法行政培训基地,为人民调解员提供了更加系统培训课程。除此之外,协会还开展调解员等级评定,为一、二、三级人民调解员颁发等级资格证书,并每月给予相应补贴。此外,还通过演讲比赛、文艺汇演、讲座讲解等多种形式,增强人民调解员的责任感、光荣感和使命感。不少调解员交口称赞,协会成为他们的坚强后盾。
“接下来要发挥协会 "服务型"作用,进一步完善宣传指导,协调激励机制。 ”徐汇区人民调解协会会长李忠铮说。
作者:周柏伊来源新闻晚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