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者言
(小波段,大频率)
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一个男人来到海边散步,他看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前面有个小男孩不停地在每一个水洼旁弯下腰去捡起水洼里的小鱼,并且用力扔回大海。这个男人忍不住说:“孩子,这水洼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
“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
“哦?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
“这条小鱼在乎!”男孩儿回答:“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但现实的暴风雨更加残酷。在过去的30年间,佛山珠江水域385种鱼类遭遇浩劫,至2010年只剩下254种。中华鲟、鲥鱼、鳗鲡……这些曾经活跃在珠江里的鱼类,在珠江或灭绝或难见踪影。可供人捕捞的经济鱼种也由过去的50种锐减到10种。
不得已之下,佛山从2011年起开始禁渔,每年的3月末至6月初,鱼儿的旺季繁殖才免受惊扰。禁渔的效果也初步显现,珠江各种鱼类鱼苗总量回升,一些此前难见的鱼类也开始露出踪迹。
你问身边的朋友,你爱吃鱼吗?很少有人拒绝鱼的美味。到市场上买一条鱼、杀一条鱼、享受一条鱼的美味来得很容易,而在珠江存活一条鱼、长大一条鱼却是如此的艰难。专家透露,珠江水域鱼类锐减一是环境污染,长达13886公里珠江水段,劣于III类水质的占评价河长32.4%。二是大规模水利设施的建设。目前,珠江水系在建或正在开发的水坝有7278座。位于珠江中游的梧州长洲水电枢纽使全国第二大的桂平东塔鱼类天然产卵场功能严重下降。
一条鱼要穿越多少水坝、洗净多少污泥、躲过多少浩劫才能来到你的餐桌?我们习惯了拿出几张钱币交换一条营养美味,但我们听不到鱼尖厉的呼叫、看不到它们腐烂的胃和骨折的鳍。
两年前,一位来自内蒙古的僧人来佛山,我偶然听到了她的布道:在你的盘中,那些被杀掉用作美味的鱼啊鸡啊,请你动筷之前念一声阿弥陀佛来超度,它们也有过精彩的生命、它们生来不是为了人的口舌之利。
过去30年,在那些因人为的浩劫死去的鱼面前,我们做得太少。我们不是那个在海边讲“这一条鱼在乎”的男孩,我们无法从内心感知到吃的每一条鱼是一个难以流转的生命。
两天前,广西贺江突发严重水污染事件,受污染的河水长达110公里,在广西境内受污染的贺江水面,镉超标最高达5.6倍。珠江的上游再一次遭受重大生态灾难。
大量鱼类的尸体浮在贺江水面。
爱一条鱼真的好难!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