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64岁的任庆芳时,她正拖着一瘸一拐的左腿刚从集市上给小叔子孙玉帮买衣服回来。“天热了,多给他买两身换洗的衣 服,也让他少受点罪。”说完,又一瘸一拐地把我们让进屋。谁又能想到,40年来,这位沧州渤海新区中捷产业园区盐场社区的普通妇女,用一份大爱照顾着瘫痪的小叔子,成为令人敬仰的“嫂娘”。
通讯员 胡晓磊 本报驻沧州记者 李家伟 文/图
照顾两位瘫痪家人
孙玉帮今年60岁了,生活不能自理,手脚变形蜷缩,躺在炕上,吃饭喝水要人喂,大小便失禁,说话不清,只会发出简单的声音。嫂子任庆芳40年如一日,长期照顾小叔子,在中捷产业园区盐场社区早已传为佳话。大家都说孙玉帮瘫痪在床是不幸的,但他有一位爱似母亲的善良大嫂,又是幸运的。
任庆芳从小左腿严重残疾,23岁嫁给丈夫孙艾周。公公早年去世,上有婆婆,下有小叔小姑。日子虽不宽裕,但一家人勤劳能干,生活也过得算有滋有味。
一次,小叔子孙玉帮给生产队放羊时不慎跌入深沟,摔坏了腰部神经,之后就再也没有站起来。任庆芳和丈夫四处给小叔子治病,也没能让他站起来,任庆芳就开始照顾孙玉帮的生活起居。
最初几年,婆婆身体还算硬朗,能一起帮着任庆芳照顾。1989年,任庆芳一家人从中捷十七队搬家到盐场社区居住后,婆婆得了脑栓塞,住进了医院,任庆芳四处借钱为婆婆治病,可最终婆婆还是瘫痪在床。从此,照顾两位病人的重担就落在任庆芳肩上。一家老少生活需要钱,两个病人治病需要钱,残疾的任庆芳只能在家照顾俩病人,让丈夫孙艾周出门打工。
精心侍候20多年送走婆婆
照顾婆婆和小叔子,生活再难,任庆芳都想尽方法给他们做可口的饭菜。
婆婆得病20多年,由于脑栓塞留下后遗症,有时清醒,有时呆傻,犯病时稍不顺心就大发脾气骂儿媳妇。有一次,任庆芳做了炝锅面条,刚端到桌上,婆婆就把碗摔到地上,面条撒了一地:“俺不吃面条,俺要吃饺子。”任庆芳含着泪水,清理完后,又去给婆婆包饺子。这类事情经常发生,有时邻居看到都心痛地说:“庆芳呀,你太不容易啦!”面对邻居,任庆芳说:“人老了,又有病,我就应该好好照顾她。”
任庆芳每天凌晨4时起床,给全家做熟早饭,就洗婆婆和小叔子换下来的脏衣服。邻居说,从她家门前经过,每天总看到晒衣绳上晾满衣服。丈夫孙艾周说,老伴要洗两人夹屎裹尿的衣服,双手起泡,表皮都烂了。照顾婆婆和小叔子吃完饭后,她的两个女儿也会陪在奶奶和叔叔身旁,端水倒尿。
婆婆患病20多年,任庆芳变着花样做饭,一年365天,不论天气多么寒冷,她都去距离十多里地远的十二队给婆婆和小叔子拿牛奶。2010年,婆婆去世了,临终前,拉着任庆芳的手,眼里含泪说:“孩子,这么多年你辛辛苦苦照顾我和玉帮,娘对不住你。”
照顾他已经成为习惯
送走了婆婆,家族的兄弟们看到任庆芳年纪也大了,而且左腿的残疾情况越来越严重,就劝她把小叔子送到养老院。任庆芳坚决不同意,她说:“虽然婆婆不在了,但是作为嫂子,我不能让他觉得没人管了。”任庆芳觉得照顾残疾的小叔子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前几天,孙玉帮在医院查出胆结石,回家后只能吃流食,任庆芳就给小叔子做煮烂的南瓜、萝卜吃。晚上不论什么时候,小叔子腿一抽筋就哭闹,任庆芳一听到声音,就马上过去给他按摩。除照顾小叔子吃喝拉撒外,她还要按时给他翻身和擦洗身体,不论严寒酷暑,任庆芳总是一天给他擦两次。小叔子150斤的体重,就靠她一个人伺候翻身。孙艾周说:“有时我伺候烦了,都会发个脾气,但是老伴从没有对我弟弟发过火。”
任庆芳从结婚就没在娘家住一天。有一次,娘家有白事,需要她去,她先把小叔子安置好了,快7时才去的娘家,不到10时就要回家,娘家人只好找了辆车把她送回家。娘家人说,你从不回娘家,也不多呆一会。任庆芳说:“也不知怎么回事,我脑子里光听到玉帮喊我,我得回家。”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更何况叔嫂之间?盐场社区的邻居们都对她竖大拇指,钦佩她的品德。“再怎么困难,我也要把他照顾好。这么多年确实很累,但照顾他已成为我的生活习惯,我会一直做下去。”任庆芳说。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