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基层农业部门干部介入跨区违规引进“黑种子”事件,给我国种子市场监管敲了警钟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张兴军
“三夏”时节,《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从河南省方城县采访获悉,因为违规引进推广新品种,当地1万多亩小麦不同程度歉收,严重的亩产仅达200斤,引发农民大批上访。调查发现,这起人为农业生产责任事故,折射出的是一些地方农作物种子无序推广、监管乏力的乱局。
一亩地收了“两布袋”
方城县独树镇张寨村农民胡玉成告诉本刊记者,今年一共种了8亩小麦,不久前刚收完,拉回家细细一算,每亩地平均只有300斤的产量,与当时买种子时的宣传差得离谱。
“所有地块都是一个品种,叫‘新麦26’,是从村干部那买回来的,大家当然不会有啥怀疑。”胡玉成说,“当时说的是亩产不低于1000斤,高的可以达到1200斤,完了还每斤加价5分钱统一回收。”
胡玉成拿出保留的尚未脱粒的一捆麦子,随机揪下两个穗头用手一搓,露出18个又黑又干瘪的麦粒。他说,以前种的小麦,正常情况下每个麦穗的穗粒数都在30到40之间,像这种情况几十年了还是第一次遇到。
清河乡王庄村农民李成群一共种了6亩小麦,其中4亩“新麦26”,单产仅有200斤,另外2亩种的是一个“老品种”,亩产达到1000斤。他给本刊记者算账:按照目前1.12元/斤的收购价,亩产1000斤能赚700多元,亩产200斤就要亏本100多元,“麦粒还没有米粒大,一亩地只收‘两布袋’。”
本刊记者获悉,2012年,“新麦26”在当地播种面积超过1万亩,全县14个乡镇或多或少都有种植。据方城县农业局副局长刘会合介绍,减产幅度较大的达30%至50%。对此,方城县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相关鉴定报告认为,“新麦26”“小麦不结实问题的直接原因是我县今年4月18日至20日强降温、降雨雪天气造成。另外,小麦品种在抵抗生长中期极端低温方面存在不足。”
但本刊记者多方求证发现,对不同品种小麦而言,“倒春寒”的发生都会产生不利影响。至于“新麦26”的大范围、大幅度减产,其更深层的原因在于违规跨区推广,比较起来,天气变化仅是诱因。
据了解,2010年“新麦26”通过农业部审定,其审定意见标明:该品种“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信阳、南阳除外)、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也就是说,对地处南阳的方城县来说,“新麦26”就是“黑品种”。
新乡市农科院研究员、“新麦26”育种专家赵宗武表示,“新麦26”推出后,因为表现好,不少地方积极引进种植。“但每个品种都有自己的适宜范围,如果超区域大规模推广,就违反了《种子法》的相关规定,也很容易出现生产事故。”
农民购种竟像押宝
在上述农业生产事故的调查中,本刊记者注意到,一方面,由于市场监管乏力,鱼龙混杂,往往导致农民在选购种子时或是“随大流”,或是存在押宝心理,一旦出了问题又投诉无门;另一方面,作为行业管理者的农业局、种子站,因为种种原因,一些工作人员介入种子推广经营活动,更是加剧了行业管理和农民维权的难度。
多数投诉村民反映,现在市场上的种子又多又花,选种买种都是跟着感觉走,“就像押宝,中了就过一关,没中自认倒霉。”除非发生大的生产事故,否则很少有人索赔。本刊记者还发现,因为多是熟人推销,多数农民购种时也没有索要票据的习惯。
经多方了解,此番肇事的“新麦26”品种主要有两个供货来源:分别是方城县兆丰粮食专业合作社、方城县东盟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从个别村民保留的包装袋看,前者印有厂名、厂址等基本信息,包装和标签还算标准,而后者只是一个白色的蛇皮袋,上面印有红色的“项目专用”四个字。
方城县工商局市场监督股股长赵炎表示,通常来说,合作社主要为本社成员提供农资购买、技术服务,但近年来一些合作社开始搞起了农资经营活动,监管难度加大,“一是经营活动十分隐蔽,都是直接入户,不在市场上流通;二是即使查处了,合作社也会说是给社员提供服务的,取证很难。”
南阳市种子管理站副站长胡燕介绍,针对方城县“新麦26”生产事故,已经成立调查组。因为该品种适生区域不在南阳,调查确认存在“未审先推”行为,“等到调查结束,将采取补救措施,对受损农民进行赔偿;执法部门也将按照《种子法》规定,对有关合作社给予处罚。”
胡燕同时告诉本刊记者,调查还发现,兆丰合作社负责人其实是方城县农业局某领导亲属,而该领导本人也参与了“新麦26”的引进推广,“作为公职人员,不应该参与这样的经营活动;退一步说,即使参与也不应该推广非法品种,这种知法犯法的行为让人震惊。”□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