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章磊 综合报道
爱德华·斯诺登引发“棱镜门”让美国政府和总统奥巴马十分难堪。但据美国麦克拉奇报业网报道,其实奥巴马此前已启动一个专门针对泄密者的监控项目,堪称政府内部的“棱镜”项目,要求政府雇员上报他们发现的同事的异常行为。不过,一些专家指出,这一项目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发现隐患不上报或遭指控
2011年,美国陆军士兵布拉德利·曼宁将政府机密文件泄露给 “维基揭秘”网站一事曝光后,奥巴马就专门推出了一个“内部威胁项目”,要求所有联邦政府部门和机构,无论是否涉及国家安全,都要开展员工相互监督,寻找并上报同事中 “存在潜在威胁的人或行为”。如果发现类似情况而不上报,将遭到处罚,甚至是刑事指控。
根据“内部威胁项目”的要求,当政府雇员中有人上报同事存在 “可能构成内部威胁的行为”后,相关部门就会对此展开调查。除此之外,电脑网络监控系统如果发现任何 “可疑用户行为”并上报给“内部威胁专人”后,也会触发相应的安全调查。
据悉,政府机构雇员以及承包商都被要求随时注意身边的同事,包括他们的生活方式、情绪态度及行为等,例如是否出现经济问题、工作时间是否怪异、是否有无法说明的出游情况等。所有这些,都被认为是评估某位员工是否可能 “对美国构成威胁”的因素。
而专门处理“内部威胁”的工作人员将“定期或者不定期”地查看政府雇员的个人信息、工资情况、私下接触人员等资料,以及他们使用电脑的记录、测谎结果、旅游报告、财务报告等。
不同机构监控范围不同
报道指出,过去几年来,针对泄密者的调查发现,他们总是会出现一些异常的表现。因此,美国政府希望政府雇员能够上报同事的异常表现,借此防止泄密事件再次发生。
据悉,根据“内部威胁项目”要求,近500万的美国联邦机构雇员及承包商在“自身清白”得到证实后,需要接受“辨认可疑行为”的培训,包括“工作及个人环境情况下,正在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威胁”。而“这些员工发现可疑情况并上报后,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
“内部威胁项目”相关人员辩称,该项目的培训 “只是让雇员了解怎么样的个人行为可能意味着泄密威胁。这并不需要特殊的技巧,例如看到有人在查看不应该看的机密资料,尤其是类似情况发生多次,并且当这个人被发现时神情紧张,那么就应该被认定是可疑行为,需要上报。随后,相关人员会就此作出判断。”
据悉,不同政府机构对职员可疑行为的监控范畴也不同,基本的项目包括经济状况、异常的工作时间、意外经济来源、无法说明的出游情况等。不过,一些机构也设立了自己的特定监控项目,例如美国联邦调查局就监控安全人员是否有帮助“被压迫者”的意图、以及是否和“与美国作对的国家或公司有关联。”
支持者认为,“各政府机构应该确保内部员工不会对机构构成威胁”,因此员工相互监督的项目将发挥效果。
监控项目存在诸多质疑
然而,一些政府高级顾问对这种监视手段提出质疑,认为通过这种对个人行为是否异常的判断,来判定其今后是否可能出现泄密等行为,不仅没有任何根据,同时存在着道德层面的问题,以及歧视和窥探隐私的争议。
美国全国研究委员会曾在2008年发表的一份针对监测潜在恐怖分子的报告中提出,“科学界并没有任何结论表明,行为监控能够发挥实际效果。”委员会成员、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斯蒂芬·芬伯格说:“预测某人是否是潜在的泄密者,这是一种投机行为。”
对于类似疑问,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凯特琳·海登宣称,“内部威胁项目”实施过程中有专门的保障措施确保“公民权利、公民自由及隐私权”。她还表示,曼宁泄密事件表明,“针对机密文件的保护不够,以至于让国家安全受到威胁。”
据悉,五角大楼、美国情报机构以及国土安全部曾花费大量资金用于研究,但经过几十年后,还是无法开发出一套确定有效的行为模版用于确认是否存在泄密隐患。而有分析人士更是指出,斯诺登泄露大量美国机密文件,表明“内部威胁项目”并没有起到太大的实际作用。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