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评论

北京精神科病床缺口达6000张 患者多反复住院

来源:新京报
原标题 [北京精神科病床缺口达6000张(组图)]
6月25日,安定医院。探视时间,一名病人正对着镜子刮胡子。 新京报记者 尹亚飞 摄
6月25日,安定医院。探视时间,一名病人正对着镜子刮胡子。 新京报记者 尹亚飞 摄
6月25日,海淀精神卫生防治院,病人排队打饭。新京报记者 尹亚飞 摄
6月25日,海淀精神卫生防治院,病人排队打饭。新京报记者 尹亚飞 摄
6月25日,安定医院。探视时间将至,病人隔着窗户张望。新京报记者 尹亚飞 摄
6月25日,安定医院。探视时间将至,病人隔着窗户张望。新京报记者 尹亚飞 摄
2011年10月,回龙观医院精神病康复者参加做月饼比赛。 新京报记者 周岗峰 摄
2011年10月,回龙观医院精神病康复者参加做月饼比赛。 新京报记者 周岗峰 摄
关注焦点
关注焦点

  “一床难求”是重症精神病人经常面临的难题。全国的精神科床位数是每万人1.58张,即使在医疗条件较好的北京,病床的缺口也达6千张。

  医疗资源的不足,导致许多需要住院的精神患者“堵塞”在病房之外。与此同时,后期康复体系的不健全,又造成很多患者反复住院,精神病院成为患者们难以走出的“旋转门”。

  北京针对此问题将出台文件,多个部门联动,理顺精神病人预防、收治、诊疗、康复、重返社会整个链条。

  “没有床。”北医六院的门诊医生干脆利落地回答。

  一次打开家里的煤气,一次试图跳楼。一个月之内,26岁的袁硕(化名)已经自杀过两次了。

  今年一开春,父母陪他从太原来到北医六院,被医生告知需住院治疗,但医院却暂时没床位,父母期盼的神情立刻黯淡。揣着几盒药,火车又将袁硕一家带回太原。

  这是在北京精神病专科门诊医院常见的一幕。在患者的家属为病床不足烦恼时,医院病房的医护人员们则为病床“过多”而压力重重。

  “超载”的精神病院

  北京精神病专科医院病床缺口约6000张,但却因病人空间需求,难以大幅度“加床”

  越过回龙观医院七病区一道上锁的大铁门,午餐结束时间,一名护士打开“重症室”的门,10位病人鱼贯而入。他们的床靠得很近,互相一伸手便能够着因为加床,原本“标配”8人的重症病房挤了10张病。

  安定医院、回龙观医院和北医六院,是北京目前三大精神专科医院。其中,回龙观医院是床位数最多的。

  但即便如此,回龙观医院仍“病”满为患。副院长王绍礼说,医院现开放的床位有1369张。通过加床,截至7月5日实有病人数为1387名,床位使用率达到107%。

  据北京市卫生局今年5月数据,北京已有15万重症精神病患,急需住院的病人约1.5万人。北京精神科开放病床约9000张,病床的缺口约6千。精神科床位数每万人超过4张。

  全国的比例更为悬殊。2012年数据显示,中国已有1亿多名各类精神障碍患者,重症约1600万人,精神科床位数是每万人1.58张。

  王绍礼介绍,在所有重症精神病患者中,大多是“躁狂”病患。

  9年前,陈红梅来到回龙观医院。她遇到过各种突发情况,有患者会在输液时拔下针头扎向护士。“这样的病人如果不住进医院,家人是难以控制的。”陈红梅说。

  “但床位不可能无限加下去。”王绍礼说。精神科病房对于“超载”的容许度很低,不可能像其他科室一样,遇到急症就临时加一张床。

  王绍礼担心安全问题。如果精神科病区人口密度过大,病人肢体接触增多,易使病人兴奋冲动、暴躁易怒,可能发生吵架甚至打架。

  拥有800张床位的安定医院、240张床位的北医六院,也同样面临床位紧张、“供不应求”的问题。即便北京的医疗资源相对充足,面对约6000名排队等住院的病人,各医院都“压力山大”。

  精神疾病的发病规律,也导致患者容易“扎堆”。王绍礼介绍,在精神疾患易于发作的春秋、秋冬之际,几大精神科医院患者均“爆满”,住院常常要等候数周,乃至月余;而春节过后则是“酒依赖”病房最忙碌的时候。

  周转不出的病床

  精神科病人住院时间多达两个月,加之老年病人等长期占用床位,令床位周转慢

  7月5日中午,陈红梅趴在餐厅方形玻璃后,悄悄观察病人们进餐的情况。

  她发现50多岁的女患者孟林(化名)吃完了一整份饭,这意味着病情的好转。因抑郁症引发食欲下降,此前孟林每天都吃不下饭。

  陈红梅已经持续观察孟林一周多了。和其他普通科室比起来,精神科病人普遍住院时间更长。这意味着,一张精神科床位的周转率远远低于其他科室的床位,“压床”现象十分严重。

  “对于精神疾病,药力生效至少要一周到两周。”陈红梅说,即便药力生效,医生还需要每天观察病人变化,及时调整用药,以开始新一轮观察。

  经过一轮轮的观察、治疗、药物生效后再观察、再调整、再观察,一名精神病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最快也需一两个月。

  重症病人的治疗时间更难以预计。目前,回龙观医院少数病人住院时间已达到了5年以上。王绍礼坦言,在过去治疗水平不高,以“看管式”为主的精神病院,有病人一住就是二三十年,最长的甚至达到了四五十年。

  此外,由于精神病人检查、开药较少,服药还可走医保报销,住院费用会远比其他疾病住院费用低廉。这使得很多家属“放心”地将病人留在医院里。

  “不少病人该出院而没出院,因为没家属来接。”陈红梅医治过一位男病人,时常冲动、伤人,家人对他心存顾虑。病人病情稳定后,陈红梅多次找到家人,希望能接他出院,但家人不愿意。“家里房子小,也没人照顾他。”

  罹患阿兹海默症的老年人也常年占据部分病床。曾经在专科精神病医院做过多年护士的小月说,阿兹海默症病无法治愈,因此老人住进医院就不再离开。“直到死亡,才能腾出病床。”

  难走出的“旋转门”

  患者出院后的复发再住院,病情恶化循环;北京市拟出台社区康复服务、管理方案解决此问题

  出院仅一个月,邱洋(化名)又来到了回龙观医院。这个40岁的男人表面一切正常,唯一过不去的坎儿就是“怕狗”。一想到街上有狗,就怕得不敢出门。最后,他主动躲到了精神病院。

  邱洋花了3年时间来治疗恐惧。今年6月他终于鼓起勇气走出医院大门。然而,仅一个月后,医院的大门再次被他推开。“大夫,我想回来,我还是怕狗。”

  邱洋陷入了出院后病情复发再度住院的怪圈,这在精神疾病患者群体中非常普遍,该现象被业内称为“旋转门”。这令本就匮乏的精神卫生资源雪上加霜。

  精神疾病的复发率非常高,“根治”很困难。一名综合医院的医生介绍,精神科大夫治好一个病人太困难,“没有成就感”。

  陈红梅分析,“旋转门”现象的成因首先是疾病本身的特性,大多数双向情感障碍的病患,即便是出院,也需要服药、定期看门诊复查、调药,以避免病情复发或恶化。

  但她发现,许多出院的病人都“失约”了她的门诊。“这是基于一种病耻感。”她说,由于病人们迫切期待自己“正常”,出院后不愿再复查,还会自行减药、停药,造成病情复发,不得不再次住院。

  复发的病人病程将大大延长,从而走向恶性循环。很多复发的病人再治愈,都会经过长达3至5年的周期。“要是第三次发作,恐怕有些患者就要领残疾证了。”

  一位卫生行政部门人士指出,精神病人出院后康复体系不健全,也是令其反复住院,难以走出“旋转门”的原因之一。

  以北京为例,虽然重症精神病人可免费服药,但病人出院后到小医院或其他机构进行生活、技能的康复费用,并未纳入医保。很多病人出院后直接回家,虽然病情已稳定,但短时期难以适应社会生活,从而无法巩固康复成果。

  建不起的精神科病房

  综合医院设精神科病房有利于分流专科医院压力和患者康复,但高投入低效益令病房建设踟蹰不前

  “精神卫生不只是精神病院的事。”早在2004年,时任原卫生部副部长的朱庆生即表态称,综合医院应当开设精神科门诊。

  原卫生部发布的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2-2015年)征集意见稿也指出,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应当设立精神科门诊。北京、江苏、河北等多个省份的卫生“十二五”规划中,都写入了综合医院设立精神科门诊的相关内容。

  截至目前,北京多家大医院如朝阳医院、同仁医院及部分二级、区县医院也开设了精神、心理科室,“分流”了精神病患的就诊压力。

  方敏(化名)是一家三甲医院精神科门诊的医师,他每天出诊半天,要看20到30个病人,“紧张,节奏很快”。病人中,有抑郁情绪的最多,另外就是精神分裂症,也有些是遭了打击和变故,短时期心理出现了问题。

  但方敏所在医院只有精神科门诊,未设立病床。方敏说,遇到较严重的、需要住院治疗或进一步观察的病人,他无能为力,只得再“推”到前述三家精神专科医院。

  和方敏所在的医院类似,综合类大医院只开设了门诊。王绍礼也称,对于重症精神病患,目前还是更多靠三大精神专科医院接收。

  患抑郁症的范女士说,她更希望有问题在综合医院解决。“专科医院精神病人集中,会受到不好的暗示。”

  范女士曾在几家二三级医院看过门诊,“但只能开些药物。如果有病床,病人有条件留院观察,医护人员对病人的诊疗也能更加负责。”

  业内人士指出,综合医院设置精神科病房,一方面能够分流“拥挤”的专科医院压力;另外,综合医院科室齐全,对于伴随躯体疾病的精神病人的诊治更加有利。

  但“综合医院对于设立精神科病房的兴趣不大”。该人士说,比起门诊,设立精神科病房成本要大得多,需要更多医护人员投入。精神科病人住院周期长,周转慢,单张床位收益回报率低,医院设立精神科病床“投入产出比”不理想。

  记者了解到,对于综合医院设立精神科病房,不论是国家还是各省市层面都没有硬性指标规定。原卫生部截至2015年的规划中也只表示“有条件的综合性医疗机构可以设立精神科病房”。

  这意味着,“综合医院设精神科病房,短时间内仍只是美好愿景。”上述人士表示。

  医疗资源配置待优化

  卫生行政部门人士认为,解决精神病救治问题,需建立完整的预防治疗、康复体系

  即便综合医院将来能建立病房,增加床位,也不足以疏通精神疾病患者就医、康复的渠道。一名北京市卫生行政部门负责人说。

  “整体而言,国家对于精神病人的管理和服务是"欠账"的。”他指出,光靠床位数增加远远不够,更重要是优化现有医疗资源配置格局,建立完整的预防、治疗、康复体系,并以立法固定下来。

  “之所以将精神卫生上升到立法层面上,是因为这种疾病的特殊性。”这位负责人表示,精神疾病除了医学属性之外,还牵涉到社会公共安全、法律、人文关怀、伦理观念等多个层面。

  正因如此,中国现行精神病收治体系也较为复杂,分属不同系统。多个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才能够理顺精神病人预防、收治、诊疗、康复、重返社会的一整个链条。

  另一业内人士建议,除了部门之间联动之外,地域之间也应建立联动机制。据其表示,北京市政府目前指定的收治流浪精神病人的定点医院华一医院精神病区长期人满为患,政府对这些患者补贴的医疗、生活费用投入也非常大,但很多流浪人员找不到原籍。

  他建议,全国应建立统一的针对重性精神病患者的管理制度。对于外来精神病患者来到北京,也可及时掌握其信息、病情等。

  前述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精神病治疗体系优化方向,他认为这是“解决之道”。

  在此体系中,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应当“分工”:其中,精神病专科医院、大医院精神科主要负责急重症诊治;患者病情稳定,具备出院条件后,可先到二级医院进行一段时期的“缓冲”,避免直接从医院到社会的“硬着陆”;最后回到社区。

  目前,北京16区县已整合部分小医院,成立区县级精神卫生保健院。该负责人称,这些保健院将能提供精神病人恢复期生活、职业、社交技能的康复,帮助他们再造社会功能。

  新京报记者 温薷报道
news.sohu.com false 新京报 https://epaper.bjnews.com.cn/html/2013-07/15/content_448955.htm?div=-1 report 7254 6月25日,安定医院。探视时间,一名病人正对着镜子刮胡子。新京报记者尹亚飞摄6月25日,海淀精神卫生防治院,病人排队打饭。新京报记者尹亚飞摄6月25日,安定医院

我要发布

  • 热点视频
  • 影视剧
  • 综艺
  • 原创
锦绣缘

同步热播-锦绣缘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神雕侠侣

大结局-神雕侠侣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封神英雄榜

同步热播-封神英雄榜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六颗子弹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龙虎少年队2

龙虎少年队2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奔跑吧兄弟》

baby14岁写真曝光

《我看你有戏》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明星同乐会》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非你莫属》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一站到底》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搜狐视频娱乐播报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鹏嘚吧嘚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第16集

匆匆那年大结局

隐秘而伟大第二季

乔杉遭粉丝骚扰

The Kelly Show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