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晓荣用“爱”来诠释教育:“像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关怀每个学生,呵护他们的自尊、给他们自信、引导他们自立,让每个学生在爱的阳光下成长。”
“董老师,过几天我就要回广州了,您今天气色好些了,祝您早日康复!”昨日,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讲师涂缦缦再次到同济医院,看望她高中时的班主任董晓荣。
董晓荣今年52岁,从教33年,是蔡甸区实验高中语文老师,6月14日因病住院。
蔡甸区实验高中校长王克俭说,董老师住院一个月来,400多名学生自发到医院探望,不少是乘飞机、坐高铁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赶回,还有人因此推迟出国。
学生:
董老师像妈妈,放学后带我住她家补课
涂缦缦1999年至2002年在董晓荣班上就读,她告知记者,7月2日有人在班级QQ群说了董老师住院的消息,当即群里30多人约着回汉看老师,因为大家觉得董老师就像妈妈一样。
涂缦缦说,上周末大家来看董老师,老师特别高兴。尽管10多年过去了,她还能准确地叫出每个学生的名字,说出他们当年的事情,不少同学流下感动的泪水。
姚行是蔡甸区幼儿园的一名男老师,他说,自己原来经常逃课,不做作业。后来董老师跟他家里打招呼,放学后把他带回家里,和自己的儿子一起学习,帮姚行补课,第二天再带他去上学。“董老师就像我的妈妈,她没有把我看成是差生而放弃我,后来我用心学习,考上了大学”。
徐沫是董晓荣2009年带的高三班学生,那年正月初二,她不堪家里人来客往干扰,悄悄到学校寝室学习。董晓荣知道后,将她接到家里,腾出房间给她学习,直至开学。那一年,她考上重点大学。以后每年母亲节,董晓荣都会收到徐沫寄来的卡片,落款是:你的孩子。
儿子:
现在我懂了,她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
昨晚10时30分,董晓荣的儿子曹燊从北京赶回武汉,23岁的他在武汉大学读完本科后,去年考上中科院软件所硕士研究生。因为医院晚10时后禁止探视,曹燊在楼下与记者谈起了自己的妈妈。
高中就读于武汉外国语学校,曹燊开始住校:“回家时经常看到妈妈在给一些不认识的学生讲解语文要点,家里就像第二课堂。”
曹燊说,小学四年级时,妈妈和他住在实验高中宿舍,每天早上叫醒他后,妈妈就去班上管学生,他自己步行半小时去蔡甸二小上学,中午在亲戚家吃饭,放学后再独自回家。这种日子一直持续到初中毕业。“妈妈天不亮就去教室,晚上9点以后才回来,一天都泡在学校里,以前我不理解,现在我懂她了,她是把学生也当成了自己的孩子”。
曹燊从小学习一直很好,“总想着等自己毕业了赚钱好好孝敬妈妈,现在希望她能挺过这一关,给我一个尽孝的机会”。
同事:
对学生大方,1万元奖金拿来资助学生
这些天,蔡甸实验高中青年教师陈玲心情比较沉重,她说,以前董老师都是最早到办公室,做清洁、打开水。几位同事感慨地说,董晓荣的爱人患病多年,可她总是默默地照顾丈夫和儿子,现在丈夫的病情好转了,她却病倒了。
王克俭说,董晓荣家里并不宽裕,她连200元的衣服都没穿过,2个馒头、1杯豆浆或稀饭就咸菜是她的午饭,一辆破自行车骑了好多年。可是她对学生却很大方,她执意将武汉市功勋班主任的1万元奖金拿出来奖励学生。在蔡甸实验高中15年,她累计资助学生3万多元,100多名学生得到她的关爱。
昨日,病床上的董晓荣有些虚弱。她说,她的字典里没有“差生”二字:“学生们就像小树苗,生长时难免因各种问题出现偏差,我是老师,应该是绑在树上的那根木棍,帮他们长成挺拔的参天大树。”
对教育的理解,董晓荣用“爱”字来诠释:“像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关怀每个学生,呵护他们的自尊、给他们自信、引导他们自立,让每个学生在爱的阳光下成长。”(记者李锐 通讯员高池 彭兵虎 黄龙庭)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