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综合报道】 “哪里有漏洞可钻,哪里才会有人敢于冒险”,伦敦城市大学学者奥斯本16日对《环球时报》说,在英国,人们很少听说GSK会利用当地旅行社向医药行业行贿,这是因为当地的法规不可能给他们带来这样的便利。而在中国,本国药企都面临残酷竞争,GSK进入中国更难免“入乡随俗”。因此他认为,GSK公司和中国都需要反省。但法国《费加罗报》称,即使中国有维护本土企业之嫌,跨国公司也必须考虑一个问题,什么才是公司的最高利益,是适应不良作风图一时之利,还是坚持捍卫公司和品牌的声誉。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郭云沛16日对《环球时报》说,全球医药行业都存在行贿受贿,只是程度不同,中国的情况则是较为普遍,所有企业对销售代表给医生回扣都是心知肚明的。他说,中国医药行业缺乏的是制度上的顶层设计,一方面应提高医生收入,在医药采购、定价方面采取更多的透明机制;另一方面,应对受贿医生和医院进行严厉惩罚,违反者取消职业资格。同时对医药公司的行贿也要加大惩罚力度。
“现在,中国政府渴望与腐败战斗”,英国《经济学家》说,这是GSK案曝光的大背景。有分析人士称,不排除中方希望借此案震慑协助外企在华腐败的人。中国学者金灿荣说,随着反腐深入,跨国企业进入视野是必然结果。中国没有不欢迎外企,中国不欢迎的是腐败。
【环球时报驻英国、德国、巴西、印度记者 纪双城 青木 王海林 陈晨 环球时报记者 刘洋 胡锦洋 陈一 柳玉鹏 候涛】 (来源:环球时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