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州7月18日电(记者 杨薇)记者18日从广东省地质局了解到,该局地质实验测试中心近期开展的四期小白菜和两期水稻盆栽模拟修复试验结果显示,通过施加巯基化改性膨润土修复材料,对土壤污染有较好的修复效果,使其生产出的水稻和小白菜中镉含量不超标成为可能。
这种用矿物治污的方式,有望尽快终结“毒土上的农业”。
据广东省地质局地质实验测试中心总工程师刘文华介绍,经过三年多近千个实验后,他们从7种改性粘土修复材料中筛选研制出对主要毒性重金属镉、铅具有强吸附能力的巯基改性膨润土,这种材料通过化学反应后对土壤中的镉、铅等重金属具有固定和钝化的作用,降低土壤中主要毒性重金属镉、铅的可迁移性和生物可利用性,从而大大降低农作物吸收重金属的水平。
实验证明,污染场地经修复后种植的敏感作物小白菜中镉和铅含量分别降低48.54%、33.16%,达到明显减毒控制效果,部分小白菜中镉含量甚至可达无公害食品卫生标准。
通过该技术的修复,在镉重度污染土壤上培育产出的稻米中镉的含量降低约80%,大部分水稻品种均能达到国家食品卫生标准。
刘文华表示,他们已初步开发出一种适合珠三角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修复且效果显著的“改性粘土材料钝化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技术”。
同时,刘文华强调,考虑到广东不同土壤类型和重金属污染的特征,目前这种材料比较适合于镉超标的沙壤土当中,下一步将进一步试验有望将此技术应用到其他土壤类型当中去。
据现有调查,珠三角土壤中“三级和劣三级土壤”占22.8%,珠三角土壤28%重金属超标。重金属主要超标元素为镉、汞、砷和氟,镉大米出现的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大米产地土壤遭受镉等重金属污染。
广东省地质局地质实验测试中心顾问李锡坤介绍说,这些地区土壤以带可变电荷的低PH值土壤为主,对外来酸性物缓冲能力弱,对重金属固定能力极其有限,有的局部已经饱和,已达到溢出临界。土壤中重金属的活动性颇高,外部环境稍有变化,即会溶出进入土壤溶液,或进入径流污染地下水、地表水,或被植物吸收,进入植物链危害人畜。以镉为例,污染区的背景值普遍偏高,部分污染区稻谷镉含量为清灌区平均值的十余倍,蔬菜更高达几十倍。
显然,重金属污染的农用地对百姓健康存在严重的潜在危害。
但李锡坤认为,不能单纯以重金属元素含量高低判断土壤环境质量优劣,这不科学。他指出,重金属元素的活动性、毒性与它的存在形态密切相关。
李锡坤强调,重金属元素多是以水溶态、离子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结合态、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等形态存在于土壤中,再细分类还应有“各种配位螯合物”、“不同价态”等各结合态。一般情况下,水溶态(离子键合)、离子结合(电性吸附)态比较活跃,容易溶出流动,而残渣态则比较稳定。而且,毒性重金属的不同结合形态其毒性差异很大。如汞的离子态毒性很大,但它的共价键的氯化亚汞则毒性较低,而硫化汞毒性更低。砷的离子态毒性很大,但五价砷酸根毒性较低,而雄黄(AsS)则是低毒的。
“因而,不能简单用某地所含重金属元素的总量作为土地质量评估结论,而要对毒性元素的赋存状态及其他因素作综合判断。”李锡坤认为。
据介绍,土壤是极为复杂的体系,重金属进入土壤以后以不同的方式被截留固定,最后形成各种残留形态。目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途径有两种,一种是将重金属从土壤中转移走,即去除化。另一种是运用物理化学方法改变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使其固化或钝化,将重金属的活性降低,减少它们在土壤中的潜移性和生物可利用性。
李锡坤告诉记者,该中心正在开展的研究课题,将总结出矿物治理珠三角典型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区的稳定、钝化修复新技术方法,提出适宜的耕作制度的建议,最大限度地限制毒性元素的迁移,并考虑研发一两种对主要毒性重金属元素有较强吸附能力的改性或复合黏土矿物“稳定剂”或“吸附剂”等修复材料,申请国家专利,并转化成工业产品,大批量应用于农用地使用。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