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 东方IC供图
“社会和经济发展本身充满活力,把市场能办的,多放给市场,社会可以做好的,就交给社会。目前,推进社会建设是大势所趋。”
——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
“民非制度不改革,国家鼓励社会进入养老领域只是一句空话。”
——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
编前语
由于您未安装flash播放器视频无法播放,点击这里安装
开启社会改革,重新厘清政府和社会的边界,推动慈善体制变革,在官方与民间的话语体系中,逐步出现“汇流”的景象。7月16日-17日,中国慈善立法研讨会议在京举行,包括徐永光在内的一众公益圈大佬齐声呼吁去除旧有的公益慈善体制“枷篱”。次日,在国家民政部与云南省政府联合主办的“推进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组织座谈会”,云南省政府即率先表态拟退出公益慈善募捐市场,“加快政府退出基本公共领域的速度,同时创造条件促成优质社会组织的崛起。”
官民共同推进社会建设,已成大势所趋。
南都讯 记者黎宇琳 “想在云南下一场雨,让社会组织像雨后春笋一样发展起来。”这是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的愿景。
7月18日,国家民政部与云南省政府联合主办了一场“推进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组织座谈会”,虽名座谈会,实则办成了一场纵论中国社会改革的“峰会”。在会上,云南省政府一口气抛出了3份意在社会建设领域作出突破的征求意见稿,其中就包括“政府退出公益慈善募捐市场,除发生重大灾害,不再参与社会募捐”这样敢为全国之先的描述。另外,“现职公务员一律不得兼任行业协会商会、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负责人”的规定,将进一步推动“政社分开”。
同时,主办方还广邀国内顶尖的“社会建设”领域专家、实践者与会论道。在学者们看来,中国经济改革红利将尽,若要继续向前,须启动社会改革,培育社会组织,让民间力量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
云南酝酿社会变革
此次会议,秦光荣显是有备而来,他看了看手中的讲话稿,忽而丢开,脱稿发言。他说,政府现时管得太多,日常工作非常繁重,基层政府尤甚,“矛盾很多,一处理就把党和政府推向人民的对立面。”秦光荣称,“政府要转变职能,回到它该管的角色中去。”
在秦光荣看来,当前的社会矛盾很多,单靠政府可搞不定,要走群众路线,激发社会活力。“社会和经济发展本身充满活力,把市场能办的,多放给市场,社会可以做好的,就交给社会。目前,推进社会建设是大势所趋。”
社会组织时下发展遇困,秦光荣意识到,欲要民间进,政府必先退,不仅要退,还得施以援手。秦的策略是,加快政府退出基本公共领域的速度,同时创造条件促成优质社会组织的崛起,再投入资金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一位专家称之为“先建渠,再放水,水到渠成。”
国家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对云南酝酿的变革大加赞赏,称其“改革举措率先垂范”、“对全国建立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具有重要意义”。他以1998年的行政体制改革为例,指出当年将机械、煤炭等工业部门撤销并转为行业协会后,工业出现了大发展,“实践证明,社会组织能承接政府转移职能。”
据李立国介绍,近期国家层面将出台一系列培育社会组织的政策,但他要求各地政府“不等不靠”,尽快研制符合本地的具体政策。
专家犀利建言
“如果说经济改革是让一部分人富起来,那社会建设就是不让一部分人弱下去。”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直言政府要“去封建化”,他说,对于社会管理,政府过去一直用“管”的手段,现在该在“理”上多做文章。“不要怕群众,如果说中国梦,社会组织是中国梦之队的主力。”
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何增科则担心,云南省政府在购买社会服务过程中,钱会大多流向事业单位与官办N G O。他建议,政府宜设立公开透明的基金会,并给予社会组织与事业单位平等的待遇。
“社会组织难,就因为事业单位堵住了路!”清华大学N G O研究院院长王名的发言更为犀利,他直言云南一份改革方案中列出来的,政府计划购买的社会服务都是“边缘的”,而核心的社会服务始终攥在事业单位手中。王名认为,若想社会组织有大发展,必须对事业单位进行改革,他进一步建言:“社会组织与政体改革相关,能不能把社会组织变成政协的主体?”
“免费午餐”计划发起人邓飞则把话挑得更明,他说,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改革的红利已几乎耗尽,想要推进政体改革,又怕引发社会动荡,“所以,适宜在社会改革上着力,温和地作出改变。”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