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晚11时46分,昆明市长李文荣在他的新浪微博@昆明市长中反思了“7·19”昆明内涝。这条微博引起了网民和市民的关注。截至目前,该微博被评论685条、转发577条,并且这一话题还在升温。
@昆明市长说:“此次昆明主城局部区域淹水,确实暴露出我市地下管网规划建设滞后和城巿基础设施的脆弱。我们已就城市地下管网建设进行反思,并对水淹点逐一排查,分析原因,科学整改。仔细体味网友们的‘拍砖’,其中饱含真情、寄予希望、更有期待,这将鞭策我们做好工作。”
昆明一夜成水城
7月18日晚至19日上午,昆明市遭遇强降雨天气,局部降雨量超过190毫米。暴雨使昆明一夜之间变成泽国,到处一片汪洋。昆明人在家门口看了一次“海”:城区主要交通节点大面积积水,交通几乎瘫痪。全市102个点片区被淹,部分小区积水严重,很多一楼住户全部淹没在水中,许多地下车库的车辆全部泡在水里,有的车长达50多个小时才被拖出来。人们上班要找个不被水淹的通道都很难。
昆明南北交通主干道北京路上的北站隧道积水达5米多深,是此次洪灾积水最深的区域。经400余人,50多台抽水车、抽水泵同时作业,36个小时后,才排出隧道中的积水32万余立方米。
暴雨也使北京路成为了一条河。昆明地铁1、2号线工程北段遭到洪水袭击。洪水翻过在建地铁车站的防洪沙袋堤,涌入在建地铁车站,进入施工隧道,首期工程北段10个车站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施工单位、轨道公司一边围堵洪水,一边投入28台总功率121.8千瓦的大功力抽水机排水。目前,洪水对1、2号首期工程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尚在评估中。
这场强降雨也让昆明机场被泡在了水中,跑道和停机坪积水最深处超过80厘米。由于机场地势较低,周围积水涌入机场,停机坪、滑行道等设施全部被淹,防护堤被冲垮100多米,机场一楼候机厅也遭到水淹。机场抢险队及武警等近200人,经过10多个小时的奋战,才控制住附近村庄的水向机场倒灌。昆明机场因此关闭近7个小时,100余个航班被延误,多个航班被取消,至少5000名旅客滞留机场。
暴雨同时导致昆明市17个小区的11215户居民停电,目前虽然已恢复供电,但昆明供电局还在组织抢修人员开展低压线路排查等工作。
从19日至今,各保险公司理赔查勘定损人员基本都是24个小时连轴转,受理暴雨过后车辆受损理赔事件。据不完全统计,当天昆明被淹的汽车超过3000辆。大雨还导致很多车主的车牌在积水中掉落遗失。连日来,昆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陆续收到老百姓捡到的机动车车牌571块。
据昆明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提供的消息,截至7月22日,强降雨共淹没昆明市77.29平方公里,受灾人口46170人,淹没历时49个小时,主要街道水淹最深处达4.5米,交通中断49个小时,供电中断8个小时,受淹房屋6696户、地下设施38000平方米,城区直接经济损失10280.75万元。
城市化发展迅速,地下管网建设滞后
“此次大雨显示,遇水必涝仍然是昆明的痼疾。很多年来这个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甚至近几年新建和整治过的道路和社区,也仍然留下了遇雨即淹的病根。”昆明某建筑公司一位高管说。
“近几年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但城市面对暴雨水灾的防控能力却极为脆弱。现代城市由于人口密度过高,导致水灾造成的损失也在不断攀升。”昆明市人大代表李春光说:“城市面积不断扩张,农业用地不断被开发为新兴市区,城市化加速地面硬化,由于城市表面是独特的不透水结构,随着城市的扩张,地面不透水的表面积也逐渐增加,导致雨水的下渗和汇流速度骤降,严重削弱了城市的防洪排涝能力。”
昆明排水设施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思东也对城市化的过快发展表示担忧。
此次大雨中受灾最严重的是昆明市的北市区,这一地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个后果,即降雨产生的径流远远大于过去。
“过去这个地方是土壤和植被,雨水下来后就会被涵养,所产生的径流是30%以下。但地面硬化后,径流水量最多会增加到90%,平均也会有60%~70%。”赵思东说,整个昆明城市化面积变大,即便同频度的降雨,所产生的径流也会变大。相比过去,假使下同样大的雨,现在城市被水淹的可能性要比以前高得多,有的地方甚至会高两倍。
正如@昆明市长所说:“此次水淹暴露出地下管网规划建设滞后和城巿基础设施的脆弱。”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全国采用的市政管网的设计标准都偏低,普遍采用“一年重现期”的标准,而日本的标准是5年至10年。虽然这么多年都在改造和建设,但由于改造标准维持不变,所以导致城市积水发生的频率比国外多。
昆明市防汛办的相关负责人也指出,“排水管网老化,淤积严重,部分管网管径、标高不配套,导致排水不畅,以及排涝泵站设备老化等是造成内涝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排水管理体制不顺、职责不明确也是造成内涝严重的重要原因。
目前昆明建成区范围内,建成近9500余公里排水管网,其中市政管网2500余公里,其余7000公里为小区、单位排水管网。2500公里市政管网,昆明排水公司现直接管理的市政排水管网为448公里,其余管网的管护没有明确具体责任单位。
不明确的管理主体给管网的维护、保养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此次水淹较严重的海屯路片区,原来是靠天然沟渠排水,近年来变为管网排水。但在附近大塘子村,却有300米的排水管道无法穿过,使得这个排水管道变成一条断头管道,而这一问题却长期得不到解决;还有的地方修建公路时下穿河道内管网较多,占用排水空间,影响了河道泄洪。
昆明河道大多失去泄洪功能
7月19日早上,记者看到昆明市盘龙江的水位达到历史最高位置,大量河水从江中涌出,淹没了两边的河岸。昆明的许多老居民表示,“从未见过盘龙江的水,涨得如此恐怖!”
据专家介绍,昆明市几年前曾做过防洪规划,盘龙江的防洪标准是昆明范围内最高的。然而此次大雨暴露出,盘龙江经过那么多年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其泄洪能力被大大削弱。
“一个城市的排水系统做得再好,如果河道不畅也等于零。”赵思东说:“如果河道不通畅,雨水无法排入滇池,即便城市内修再大的排水管道,最终雨水还是会被倒灌回路面上。”
“昆明城区原有的10条河道,绝大多数在过去40年中,要么被人为挤窄,要么被填埋、被占据、被覆盖。”云南地方志学者何兴庚说,比如流经北市区的金汁河是昆明城区仅次于盘龙江的第二大河,过去主要功能是灌溉和防洪,但却被多次“瘦身”改道;与大观河连接的西坝河,多年前就被覆盖,上面建了商铺,成为一片商业区,致使这些河流在这场暴雨中没有发挥防洪作用。
昆明市防汛办相关负责人指出,“目前城区多数河道行洪能力低,淤积阻塞严重,造成过流不足,排水不畅”。
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河道附近违章建房情况较为严重,大量的泥沙、杂物及垃圾冲入河道,阻断了流水,却没有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这些部门没有尽到监管职责,以致小患变大祸。
重地上、轻地下的“面子工程”何时了
这几年,昆明的城市改造工作从来没有停止过,昆明道路景观提升、城市管网改造、地铁线路施工等工程同时进行,部分城市道路反复开挖。“这边在修路,那边在拆迁;东边是待建废墟,西边是新开工地”。有网友总结:“开挖六年,干旱四年,一夜雨让昆明现出原形,黄水漫春城,全城大瘫痪。”
有专家指出,目前城市规划的人为因素太多,城市领导更替频繁,造成许多短期行为,各级领导过分追求政绩,追求短期效应,却不注重城市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问题,城市规划建设考虑不周全,缺乏系统性,不考虑城市整体功能的完善和安全。
“放着地下严重的恶疾不去‘治疗’,却在脸面之上反复‘美容’。很多城市规划气势恢弘、蔚为大观,‘看上去很美’,实则物质化、形式化、功利化倾向明显。”李春光说:“城市规划成为攀比政绩的工具。只注重看得见的地表建筑,却忽视了地下设施的建设。城市快速发展中需要投入的资金很多,政府更愿意把钱花在看得见的地方。”
令人担忧的是,此次水灾还暴露出,昆明水灾预警与灾后的危机处理系统缺失,由此导致市民灾难应对能力较弱。此次水灾,没有提前的水灾预警,第二天一早全城拥堵也没有及时通报,有些遭灾地区请求政府救援,也被告知没有人手。
目前,城市中有大量的地下商场、超市、车库,此次大雨淹没了一些地下商场和超市,一些企业主损失巨大。还有不少地下停车场被淹,造成机器设备损坏,个人损失严重。
这两天,昆明各修理厂和车商都忙碌不堪,保险理赔员的工作量激增。截至7月22日,据不完全统计,仅中国人保财险云南省分公司及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下属的两个保险点的涉水车就达3000余辆。面对高额的修理费,许多车主直呼“伤不起”,不知自己的损失该由谁来承担。
为此,一些司法界人士认为,“应该建立健全官员问责制度,真正将其落实到实处,保证城市地下设施的质量及安全。”
“至于赔偿问题,主要看是否存在不作为和失职,如果因为排水系统的设计或施工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物业管理公司、开发商和政府相关单位就应对此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一位司法界人士说。
本报昆明7月28日电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