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30日,犯罪嫌疑人吕月庭出庭。新华社供图
“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这句俗语,用在5年前发生的“毒饺子”事件恐怕是再恰当不过。临时工吕月庭因为不满其待遇低,而在其工作的天洋食品厂的出口产品水饺中投毒,导致国内外的消费者中毒,引发了一场外交风波并严重影响了中国食品的声誉,而且,还将天洋食品厂这家拥有上千名职工的国营大厂逼上了绝路工厂倒闭、员工散伙回家。
文/记者李钢
在7月30日的庭审中,犯罪嫌疑人吕月庭出庭,这是他首次面对公众媒体。
吕月庭的辩护律师李世清在法庭上表示,吕月庭认罪态度还比较好,而且没有犯罪前科,能够积极配合司法机关侦破案件,有悔改表现,法庭在量刑上应予以考虑。
李世清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10年吕月庭被逮捕时,他就担任吕的代理律师,但一直十分低调,从来没有接受过媒体采访。
“我已经在法庭上表达清楚了我的辩护意见,对于涉及该案的其他事情,由于这一案件实在特殊,我也不方便说什么,我们希望把这起案件当作一桩普通的刑事案件来处置,不希望进行炒作。”
对于此案的判决,李世清则表示,目前还不知道法院何时判决。
“毒水饺”引发外交风波
吕月庭的投毒行为,曾给国家带来一场外交风波。
从2007年12月底至2008年1月间,日本千叶、兵库两县3个家庭共10人,在食用了天洋厂的速冻水饺之后,先后出现了呕吐、腹泻等中毒症状。在事件被日本媒体报道之后,中国食品的声誉严重受损,据日本媒体的调查,日本的消费者开始不信任中国食品:表示会继续购买中国食品的仅为四分之一的受访者。
天洋厂也因此蒙受巨大损失。事件发生后,天洋厂立即召回6719箱正要启运的水饺产品,并且还从日本市场紧急召回产品,直接损失就达500万元。
案件侦破历时两年
在经过两年的侦查工作之后,这起案件才告终结,并且最终确认是人为投毒所致。
据称,在调查之初,河北警方将重点调查对象定为正式职工,其原因是该厂职工待遇差,有不少职工存在不满情绪。
但是调查存在着很大的难度,线索、物证都缺少,警方还引入了测谎试验,但是也没有带来多少进展。随后,警方开始将犯罪嫌疑人锁定为临时工。
2010年3月初,吕月庭被警方带走,此前,他曾经顺利通过警方的测谎试验。
据日本媒体透露的消息,吕月庭之所以被锁定,是因为在回收的速冻饺子中,发现了使用过的烹调油成分,根据这一线索,警方最终锁定了与食用油频繁接触的食堂厨师吕月庭。
工厂停工数年最终倒闭
“毒饺子”事件发生之后,中外媒体云集石家庄。天洋食品厂也及时向媒体开放,众多记者在进行实地考察后,并没有发现天洋厂存在明显食品安全隐患。甚至还有女记者在考察后表示,在进入车间前,连眼影和胭脂都要被擦掉,可见工厂的卫生把关是非常严格的。
日本生活协同组合联合会的冷冻食品部长水田昌弥也表态,天洋食品厂的质量管理很好,在中国国内是水平很高的工厂,虽然没有日方的常驻人员,但是厂方的信赖度很高。
但是由于“毒饺子”事件影响太大,所以在事件发生后,天洋食品厂就此停产。
长期停产后,原本兴旺的工厂变得无比萧条。2010年,记者回访该厂时,工厂厂区已经是杂草丛生,并且只留下少数人看守,原有的上千名职工要么在家待工,要么辞职另谋他路。
在河北省外贸经营有限公司的官方网站上,记者看到,在2011年,河北外贸副董事长的李岩还曾经对天洋食品厂的改制转产表态,而此时,天洋食品厂已经停产三年。
本报记者联系天洋食品厂的上级企业河北省食品进出口公司。该公司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天洋食品厂早已转制完成,上千名职工也已经在领取补偿款之后,解散回家,各谋出路。
“天洋食品厂的转制是根据上级文件来进行的。”这名工作人员表示,当年负责转制的人员如今已不在公司,无法取得联系了。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