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潇 北京报道
8月2日,财政部公布了2012年度全国县级政府财政支出绩效结果,并通报了综合评价排名前200的县,和排名前十的省份。
这是首次对外公开县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财政部将对排名靠前的县、省进行激励,而绩效管理薄弱的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将被约谈。
2012年财政支出管理绩效排名靠前的县,有荣成市、文登市、龙口市、安义县等;排名前十的省份,包括海南省、黑龙江省、安徽省、广东省等。
本报记者获悉,财政部此次评价的范围,包括全国28个省(区、市)的1985个县(县级市、旗,以下简称县),北京、天津、上海三市所属的6个地级县不在其列。以所辖县的平均绩效水平,得出省级政府的排名。
评价内容包括重点支出保障、供养人员控制和财政管理水平三个方面。评价采取满分百分制,重点支出保障占60分,供养人员控制和财政管理水平各占20分。
重点支出保障中,按其所占分值比重从大到小,分别是教育、农林水事务、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节能环保、文化体育和传媒。
供养人员这项指标,主要依据总人口和面积为标准,若实际财政供养人员超标准比例达到50%,该项指标得分为零。
至于财政管理水平,按权重占比大小,包含以下几项指标:债务风险、预算收支平衡、年终结转、总预算暂存暂付款。
从具体考察的项目可以看出,此项评价旨在保障民生政策的落实,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压缩和控制行政成本,以及控制和防范债务风险等。
县级政府作为具体事务的主要承担者,按照财政部发布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划(2012-2015年)》,是实施绩效评价的一个切入口。根据规划,2013年起,省级财政部门也要试点对县级政府财政绩效的评价这意味着,中央和省级部门都将对县级财政进行考评。
据本报记者了解,2012年是财政部对县级财政支出管理绩效综合评价的第一年(对2011年度财政支出进行考评),评价结果没有与激励措施挂钩,仅在财政系统内部进行了通报。省财政厅可以看到综合排名前200县以及辖内各县,各分项指标的得分和排名情况。
对2011年度县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结果显示,平均为68分。80分以上的县有40个,占比2%;70-80分的有792个,占比39.9%;60-70分的有901个,占比45.4%;60分以下有253个,占比12.7%。
据悉,部分省份已经明确表态,在省级层面的财政安排上,也将依据对县级政府的考评有所倾斜。如宁夏,将把各县考核评价情况,纳入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测算范围,对取得较好成绩的县予以奖励。
我国对地方政府加以考评,多以收入任务作为硬性指标之一;却忽视对财政支出的管理,现实中不少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形成了“重收入轻支出、重数量轻质量”的局面。
业内专家表示,绩效考评要起作用,需建立问责机制,相关人员若造成财政资金的浪费,应该负法律责任。此外,绩效考评只是事后的评价,在预算编制前,就应该广泛地征集意见,让人大、民众更多地参与,起到监督制衡的作用。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