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自贸区第二轮谈判日前在上海落下帷幕。在当前中日关系困难重重、美国加紧推动跨太平战略经济伙伴关系(TPP)谈判、东亚经济一体化方兴未艾的大背景下,此轮谈判备受关注。
与今年3月在日本举行的首轮谈判相比,三国此轮谈判阵容更为强大,推进力度也更大。除举行全体会议外,三国围绕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原产地规则、海关程序和便利化、贸易救济、动植物检疫、竞争政策、知识产权、电子商务等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对话。三国均充分肯定自贸区谈判对三国以及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并表明了推进谈判的意愿和决心,向世界发出了明确、积极的信号。
中日韩自贸区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2012年,三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合计达15万亿美元,占东亚90%、亚洲70%、全球20%,三国进出口总额达到世界贸易量的20%。三国经贸合作的意义已远远超越三国自身,已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经贸发展的核心要素。也要看到,三国间相互贸易只占三国外贸总和的10%,三国经贸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从全球和地区的大背景看,三国推进自贸区建设面临诸多机遇。首先,世界经济重心向亚洲转移是包括东亚各国在内亚洲国家的共同机遇。抓住机遇、拓展合作、联合自强、共谋发展、互利共赢是亚洲多数国家的政策取向,也越来越成为各国政策的主流。
二是东亚自贸安排蓬勃发展的机遇。近年来,东亚合作快速发展,一体化进程稳步推进,特别是东亚自贸建设明显提速。本地区大大小小十多个双边自贸协定正在紧锣密鼓的商谈中。其中,东北亚的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和东盟主导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谈判相互呼应,相互促进,构成了东亚自贸“双引擎”,协同推进东亚经济共同体建设。
三是中日韩经济利益不断融合的机遇。中国已连续多年是日、韩第一大贸易伙伴,而日、韩分居中国第二、三大贸易伙伴国,多年来一直是中国重要的外资来源地。三国经济高度依存,已成为事实上的“利益共同体”,经贸关系也已成为三国关系的“压舱石”。通过自贸区建设加强经济制度的“互联互通”,释放互补潜力,进一步深化经济融合是三国合作的必然选择。
当然,困难和挑战也是不言而喻的。首先,三国的外部经济发展环境依然复杂,贸易保护主义的阻力不容小视。其次,中日、韩日双边关系持续僵冷,成为自贸区谈判的一大隐忧。再次,随着日本加入TPP谈判,其在区域合作中更显得“东张西望”、两头下注,在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中是否会“撂挑子”,没人敢打包票。
中日韩自贸区建设是我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过程中必须迈过的一道坎,是我国能否完成由国际贸易体系参与者向规则制订者转变的试金石。坚定信心,创新思路,克服困难,不断推进谈判进程,不仅符合三国的共同利益,也是中国作为东亚大国的责任所在。
三国政治关系走向对自贸区谈判会产生何种影响,这是各方关注的问题。日本应从自身利益和三国合作的大局出发,与中、韩相向而行,不断改善有关双边关系,为三国自贸区谈判营造良好氛围。对于中国来说,我们要加强对东亚自贸区战略的总体规划,以中韩自贸区谈判促进中日韩谈判,以中日韩谈判带动RCEP,以东亚经济一体化应对TPP,推动区域经贸安排和多边贸易体制“两个轮子一起转”。在这过程中,练好“内功”是关键。我们要做好在更高水平与更深层次上对外开放的准备,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谋发展,实现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共赢,为亚洲的繁荣稳定作出更大贡献。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