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民网8月7日电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华盛顿邮报》因揭发“水门案”,奠定它在美国媒体的历史地位;而这份报纸,更因为一篇专访蒋经国“台湾将宣布解严”的独家报导,成为台湾发展进程中相当关键的“瞭望者”角色。
80年代前期,台湾仍处于戒严时代,无论是民众自由或基本人权,都普遍性的受到限制,让《华盛顿邮报》等揭櫫自由主义的美国媒体,对于台湾的报导都不尽友善,这也使得台湾当局对该媒体颇为“感冒”。
1986年,也就是解严的前一年,葛兰姆表示希望能率团赴台访问蒋经国时,一度遭蒋以没必要为由婉拒。但当在宋楚瑜及驻美代表钱复的奔走下,以“这位女士值得一见,如果有什么重要的话要宣布,《华盛顿邮报》确实有影响力”的理由,终让蒋经国点头,意外促成这场即将引来全球瞩目的历史性专访。
当时蒋经国已经决定解除戒严,于是他决定藉由这个专访作出宣示。当年10月7日,当葛兰姆询问“何时有可能解除被称为‘戒严法’的紧急令?”时,蒋经国出人意料地说,“我们会在制订‘国家安全法’之后,解除戒严,开放组党。”隔天,《华盛顿邮报》就将这段话向全世界发布,立即受到国际舆论及岛内民意高度正面赞扬,使得蒋经国在看见这颗“风向球”后,更有信心加速落实“民主制度”,隔年宣布解严。
马英九曾公开描述这段往事,当时身为传译的他,在听到蒋经国亲口说出解严时,他说:“头皮发麻、身上好像触电一样,因为我们正在改写台湾的历史”。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