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8月7日,中央气象台已连续14天发布高温橙色预警,35℃以上热浪炙烤着1/6的国土,中国城市,真的束手无策?
“火炉”武汉,八年前便规划生态风道,试图为城市降温,但几经变动,仍折戟于不可控的开发冲动,如今旧案再提,风道早已高楼林立,昔日规划创新几成传说。
而风道之外,水系、河流、绿化等,这些城市本应自有的生态调节系统,均——被抛却,成为中国城市应对高温灾害的致命软肋。
最低气温,全国最高
2013年8月6日,还不到正午,热浪就已包裹武汉。在汉口洞庭街一处彩票销售点,老板娘用纸板遮住了放在门口的彩票机的屏幕,“太热了,屏幕都要被烤裂了”。
一直被冠以“四大火炉”之一的武汉,在今夏已算不上最热城市行列,在2010年民间新“四大火炉”排名中,武汉也退出了此列。
“武汉这个夏天也很热,只是其他的地方更热。”湖北省气象局武汉区域气候中心副主任周月华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如此感慨,仅今年7月份,武汉地区平均酷热日数较常年平均值要多2天,但在中国气象局出炉的全国省会城市高温日排名统计中,武汉也未进入前十。
不过,武汉日最低气温数全国最高,这个鲜为人知的事实在气象部门早有共识。据气象观测部门统计,自2000年以来,武汉日最高温已退出全国前三位,但是最低温多年位居首位,也就是夜间经常也达30℃。
令人难解的是,预报气温与居民体感温度差距较大。武汉中心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龙利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毫不避讳这一差别背后的原因:“武汉市天气监测以位于市郊的观象台气温为依据,气象部门目前每天预报的武汉市气温,要比市中心的温度低2℃。”换言之,若预报37℃,实际气温等于甚至高于39℃。
预报的“低温”并未改变公众对武汉“火炉”加“蒸笼”的实际体验,期望人为干预局部气候使之降温的呼声日渐高涨。
正因如此,在最新版的《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最新版规划)中,出现了打通武汉城市风道的考虑,“以改善城市热岛效应”,为城区引入“扫堂风”降温。
这是一项“迟到”的规划。早在2005年,就有武汉学者提出风道设计方案,但却在多方博弈中夭折。而原来拟定的风道,如今也早已高楼林立。风道规划是否奏效,依然是未知数。
先进的风道理念,斗不过地方利益
“火炉”降温,这早已是武汉各界共识。
2006年1月,民建湖北省委在省两会上,建议改善武汉热气候。时隔三年,时任武汉市长的阮成发到园林部门调研时,也提出打造“降温型”园林城市,要请大树为武汉“冲凉”。
据当时报道,武汉市规划部门在回复民建湖北省委时说,将打通六条城市风道,引郊外凉风入市区。这是当地规划部门首次提及城市人为降温的设想。
事实上,在这次公开表态之前,相关准备工作已经展开。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余庄是国内较早提出城市风道的学者。据余介绍,早在2005年,正值武汉打算修编城市总体规划时,他就接到参与修编的邀请。
接题后,余庄领衔的研究团队发现,这座“百湖之市”假设没有湖泊之后,武汉郊区环境会迅速恶化,气温至少上升3到4℃,市区部分地区也将上升1到2℃。反之,湖面越大,城市温度也会随之下降。研究还发现,武汉夏季主要风向是东南风,且长江和汉江水温只有17℃,若将长江、汉水这一天然通风道与城区内人为打通,引江风入城,将能为城市降温。
这个在今天也依然是全国领先的课题,余庄带领十余名学生进行了耗时近半年的研究。结题时,余庄向规划部门提出了建八条城市通风道的设想。
这个课题得到了规划部门的认可。然而,在多方博弈之下,风道设想被束之高阁。
其中,江风入城线路之一是沿武汉地铁2号路线向市区内延伸,余庄建议关键线路要先拆除地面建筑物并采取明挖方式,确保有城市通风道。但因高密度城区拆迁成本过高,规划部门放弃了余庄的方案。
除去这种客观因素,区县政府、企业的利益也成了“挡风墙”。
余庄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当时武汉市规划局打算将东湖岸线以南区域划为禁建区,原则上禁止新增城乡建设用地。然而,东湖高新区政府以重要项目建设开发为由与市规划部门多次周旋,最终将禁建区改成了限建区。
另一个例子是,汉口后湖北岸区域原规划是大型住宅生活小区,因武汉当地一大型钢铁企业随后迁入,造成武湖绿楔内部分风道规划最终不得不缩小范围。“类似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
还有哪些规划遭遇人为改动、是否有项目因此被叫停,南方周末记者试图就此采访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但截至发稿时仍未得到答复。
不过,武汉市规划研究院副院长何梅向南方周末记者证实,确实发生过规划变动的情况,有些区一级的政府发展愿望强烈,经常就项目规划与市政府及规划部门讨价还价。
高楼截断风道
在余庄的研究基础之上,规划部门基于武汉自然湖群山系分布特色,提出了打造六大“生态绿楔”的构想——风道从郊区出发,如同楔子一样嵌入市区。这就是呈现在最新版规划中的六片放射型生态楔形绿地。该规划在2010年获得国务院批准。
这也是总体规划中为数不多的黑体部分条文,系强制性内容。换言之,“绿楔”将不允许高强度开发。
曾主持过《武汉生态绿楔控制规划》的武汉市规划研究院副院长何梅说,“六楔”是都市发展区水系山系最为集中、生态最为敏感的区域,也是防止六大新城组群连绵成片的生态隔离区,最终在最新版规划中确立了“两轴两环、六楔多廊”的生态框架体系。“只要力保‘六楔’生态体系不被破坏,就对缓解武汉高温有积极意义。”
耗时近六年,最新版规划最终成型。武汉市规划研究院总体规划所所长汪云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该规划在第45届国际规划大会上获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颁发的“全球突出贡献奖”,获奖理由之一便是独一无二的“绿楔”。
何梅说,也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武汉市政府希望加速建设宜居城市,于2012年5月实施《武汉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一个月后,武汉市人大常委会也作出类似决定。这份1∶2000的高精度控制线规划在全国并不多见,也被视为武汉推进绿楔建设的地方强制性法规。
“汤逊湖和武湖两片绿楔,数武汉六片绿楔中最为重要,我们要竭力保护,不被开发建设。”何梅受访时多次强调。据南方周末记者从湖北省气象台武汉区域气候中心了解到,大东湖绿楔是武汉夏季风主要路线,若能严格控制开发建设,引湖风入城,自然有助于城市降温。
然而,现在大东湖绿楔范围内的商业地产已比比皆是。就连东湖北岸与水果湖相连一带,也已被节节攀升的高楼大厦近乎围成了“铁桶阵”,尚未完全交楼的东湖国际、华侨城等一批住宅商用楼在湖岸边搭起了新的天际线。
在汤逊湖绿楔区域,开发强度有过之而无不及。据当地媒体早前报道,成排高楼紧临汤逊湖湖岸建设。而在后官湖沿线,同样可见多个楼盘和工厂,有的项目用地红线直抵湖边。与后官湖绿楔比邻的是武汉西北部的府河绿楔,此处万科、金地、恒大等地产早已进驻,诸多楼盘临湖而建,万科楼盘距离水岸线不过20米。
这些打着“亲水”广告卖点的楼盘,在规划部门和学者眼中都是斩断城市风道的祸首。
讽刺的是,“百湖之市”早已名存实亡,有城市降温功能的湖泊水系正在被一点点蚕食。据武汉市水务局统计,2002年该市共有200多个湖泊,10年之后只剩下160多个。消失最快的是中心城区,新中国成立初的127个湖泊现在仅保留了38个,平均每两年消失3个湖。而自1995年以来,这38个湖泊的总水面也减少了1083平方公里。
尽管武汉已制定二十多个与保护湖泊相关的地方性法规,法规之全之严,为全国罕见,但仍不能挽救湖泊。
对比近十年数据,武汉热岛效应也在同步蔓延。湖北省气象局武汉区域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黄靖指着2013年7月31日13时35分卫星遥感监测图,比对2003年同期图像后说:“武汉城市热岛范围正在不断扩展,这是大的趋势。”据黄测算发现,2013年的城市热岛范围,较2003年扩大了3倍有余。
另外一幅卫星遥感对比图同样也能说明问题。据武汉市植被指数差值卫星遥感监测图显示,2012年相比2003年,植被生长状况和植被覆盖度均有较大数值的消减。也就是说,城市化进程影响了区域绿化,进而使得城市热岛效应也就有增无减。
2013年,这个武汉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遭遇的最热中伏,超过35℃的高温日已连续22天。遗忘多年的城市风道概念被热议,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正在委托武汉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就城市风道实施细则作进一步课题研究,预计不久将有结果。
南方周末记者从武汉有关方面也获悉,武汉市人大常委会也将于8月8日就城市通风道问题召集国土规划及有关专家商讨,如何让风道规划从纸面上真正落地,为江城降温。不过,这在风道的最早提出者余庄看来,规划能否真正照章实施仍是未知数。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