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当局防务部门负责人杨念祖上任6天后辞职,理由是署名论文涉抄袭。图自联合报
中新网8月8日电 台湾《中国时报》8日刊载社论指出,台防卫主管部门负责人杨念祖仅上任6天就黯然请辞,既是杨念祖个人从政生涯的悲剧,也是台湾发展的悲剧。
文章摘编如下;
因为一篇被指涉抄袭的文章,上任台防卫部门负责人仅6天的杨念祖,黯然请辞下台,成为史上最短命的“阁员”。获悉此事的原文作者、华府智库“国际评估与战略中心”(IASC)资深研究员费学礼,直指杨念祖“为这种事请辞真的很傻”,他甚且下了一个“双重悲剧”的结论。
身为台湾“三军统帅”的马英九,究竟如何看待此事?连百日维新都谈不上的“六日部长”现象,何以既是杨念祖个人从政生涯、也是台湾发展的悲剧呢?
杨念祖是马当局任内首位文人出身的台防卫部门负责人,不同于过去的陈履安、孙震、蔡明宪等历任文人负责人,与军方颇有渊源的杨念祖,是在军中爆发洪仲丘案与25万“白衫军”走上街头的时空环境下临危受命,莫说洪家与众多军中冤案家属有所企盼,整个社会对此人事也有深切期待。
然而,杨念祖却在台湾“军事审判法”完成三读修法的第一时间,仓皇去职,不但使得一场解严后的重大体制变革出现走调隐忧,也再度暴露台湾军中权力争斗的恶质文化。固然,一篇非学术性质的文章涉及抄袭的确是丑闻,剽窃行为也势必引来外界抨击,但假使原文作者都发声为其辞官感到震惊与不值,甚或如杨念祖所言属实,该文确为友人代笔,则其在去留之间的利弊评估,毋宁还有诸多权衡讨论的空间。
真正该问的是,为何会选在此一敏感时刻爆料?而杨念祖又何以必须做出请辞的抉择,弃迫在眉睫的军中改革于不顾?须知,杨念祖撰写此文并非始于今日,而是源自6年前出版由其主编的军事著作,指控者声称是其研究比对的结果,但若无高人指点,如何从众多著作相中专书,且一击中的?何况6年来,这篇文章无人闻问,杨念祖也当了近4年的台防卫主管部门“军政副部长”,却在他扶正还未满1周之际引爆抄袭争议,时机巧合到令人费解。
再者,民进党“立委”对马当局的质询向来不假辞色,为何单单就此事“点到为止”,大发慈悲不再追究,透露此事的目的果真是善意“提醒”,抑或者与预定刊出的媒体一搭一唱,还是另有隐情?退一步而言,天下文章大家抄,倘若杨念祖在“立委”提醒后主动清查,从而坦承这篇6年前友人捉刀之文,且公开致歉,他是否即可避过在野党炮轰?甚至因“坦白从宽”取得谅解,继续在现职上戮力推动改革呢?
事实上,在野党未必会放过追击杨念祖涉嫌抄袭的机会,而杨念祖在向马英九、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报告后,也必然就此事影响进行了整体的风险评估。但最终还是没有改变准辞的决定,这或许是马当局危机处理的一贯模式,却已留下“出师未捷身先死”的遗憾,让外界再度见证了一次荒腔走板的人事决策,显示主事者对文人领军的防卫改革工程,根本欠缺全盘规划、漫无章法,演变成一场令全民错愕、失望的乱局。
探究此乱局,马英九显然必须负起最大责任。因为防卫事务隶属当局领导人职权,而杨念祖是他延揽入行政团队,设若军中为洪仲丘案引爆权斗,台防卫部门全力打压“陆军司令部”,他不仅压不住阵脚,还放任各方山头势力争逐;当初拔擢杨念祖时,又无识人之明,未详察其著作曾涉嫌抄袭的学术瑕疵,导致日后沦为军中斗争的把柄;再加上军审制度终结引来的社会震荡,马当局的应对也显得束手无策。
杨念祖去职,为昙花一现的“六日部长”画下休止符,空军出身的严明升任,海军背景的高广圻接任“参谋总长”,军中生态重新洗牌,自家人内斗的陆军成了最大输家。文人领军的政治实验才刚登陆,随即就在滩头上阵亡,对马英九而言,与军方妥协也许是无可选择,“稳定军心”更是当务之急,只是他却付出了改革大挫败的代价。
美国学者评论杨念祖的请辞是“双重悲剧”,从这个角度看,马英九改革无方、治理无能,因洪仲丘案点燃人民对当局、军队信任价值崩盘的严重危机,至今仍无化解之道,由他当家主政,何尝不也是一个令人欲哭无泪的悲剧啊!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