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说明:此次排行榜以国务院国资委直管的113家中央企业集团新浪官方微博为分析对象(截至目前共开通30家),结合8月5日至8月11日一周的微博评论量、转发量,以微博话题评论量为排序依据,由高及低选取前十热门话题进行排序得出周排行榜。
二、 央企微博一周舆情解读
中国移动发起“筑梦三沙”话题 履行社会责任获网民致敬
在三沙设市一周年之际,@中国移动发起“筑梦三沙,责任移动”话题,发布“三沙网络建维大事记”。从2G、3G到4G,中国移动对三沙投入的通信网络建设及服务始终走在最前沿。中新网评论道,三沙设市及海南移动三沙分公司成立一年来,中国移动网络建设及维护人员始终心系三沙。经过多年的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中国移动在三沙的网络质量已堪称上乘。
对此,公众不吝好评。@海南在线发表评论,中国移动通信信号牢牢镌刻在南海的岛礁和波浪上,这些强大信号不仅能满足未来三沙市的基本通信需求,更为亿万国人的“三沙情结”奠定了寻梦的桥梁和筑梦的信心。
移动信号遨游南海,三沙搭上“信息快车”。三沙市的通信网络建设,让不少网友燃起了对三沙旅游的期待。@落灰的渡口就认为三沙的通信件的改善,为亿万的国人带来了走进三沙市的梦想。@中元雨鬼表示:移动的信号进来了,三沙市以后就不是旅游爱好者的“盲区”了。@依恋wh也憧憬去三沙旅游:三沙市的成立给了国人一个“三沙”情结,移动这么支持三沙,以后去旅游的话,不用担心信号不好的问题了。
移动的“筑梦三沙”话题,还引起了网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也对中国移动提出了“更宏伟的”期待。网友@小皮球0503认为:说白了,一个国家的强大,就看这些细节方面,强大的信号要覆盖我们国家所有的岛屿,这就是中国梦...对此,黄岩岛、钓鱼岛也没有被网友忘记。@等于CF则更希望中国移动的信号能够插入到黄岩岛区域。@平少119:移动公司好样的哟,我希望能够看到在钓鱼岛上有移动人。
对于长期驻守南海岛屿的中国移动工作人员,网友对其表示崇高的敬意。@回忆81368:中国移动人在遥远的海岛上孜孜不倦地工作着,他们的这种精神值得国人学习呀!@七言:如果要评选最美的移动员工的话,我看这些驻守海疆的移动人就是最美的人啦!
网友更不忘对中国移动的社会责任感表示赞赏。@季永楠:移动在中国南海发出的最强音也代表着我们亿万中国人的心声。@道墟佬:移动人的梦想,移动人的最强音,就是亿万国人的梦想和最强音。@001号道出中国移动开启“筑梦三沙”话题背后的真实话语:这才是国企,有社会责任,有担当,有正能量。
三、 一周央企微博话题网友关注
中广核“核电安全论坛”上遭质疑 《原子能法》缺位30年引发争论
近期,@中国广核集团在其官方微博发起#网民看核电#的开放日活动在火热进行。8月7日,36名各地名网民参观了大亚湾核电站,还参加了核电论坛。然而,在回答网友主持人提出的“为什么核电是安全的?”时,一名核电专家的解释“中国法规是与国际接轨的,因此可以相信中国的核电是安全的。”的说法当场遭到应要前来参观的网民@郭子葳发出的尖锐而专业的质疑:“中国至今都没有一部“原子能法”,核电安全如何保障?”。面对质疑,专家也当场承认,中国没有《原子能法》是事实。他说,中国起草《原子能法》已花了近三十年,但由于政府部门之间的冲突而至今未能出台。
郭子葳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核能安全规定、管理条例技术性标准等都是以部门规章形式存在。这些规定法律位阶、法律效力均很低,仅有的一部法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并非核专门基本法,而几部行政法规更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没有建立完整、规范、系统的原子能法律体系。
会议结束后,@郭子葳还在其个人微博继续和前来质疑的网友进行着争论。她坚持认为,《原子能法》是统领核活动领域的基本法。这个法的缺失,将影响国家统一、规范地对核电发展实行全方位监管。在目前的核电发展中,政府与几大行业垄断巨头有着共同的利益,这使得监管显得苍白无力。这种制度的缺陷,让民众对核安全不敢抱很大信心。
也有不少网友对郭子葳的看法不以为然。@何丰光就表示:原子能法立法的问题,中广核一直倡导。许多有志之士多年来为此建言献策、殚精竭虑。这部法律没有,但与此法有关的政策、规定、标准、要求却有很多,这些目前承担着该法的大多数作用。从没有该法就得出核电不安全的结论显然存在偏颇。网友@舞动的音符也有类似的看法:原子能多年没有制定出台,确实是一种遗憾!但不能因此全面否定中国核电法律法规体系,在现有的法律法规体系下,中国核工业界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相关立法部门也在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中国核电取得了优异的安全业绩!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解释道,多年来,业界一直呼吁制定《原子能法》,确立核事业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明确核事业的发展方针、基本政策和管理体制,明确政府、企事业单位的责权利,保障核事业的安全、可持续发展。然而,利益掣肘,主管部门和监管部门在该问题上存在诸多分歧。而有关机构的频繁变动,更是使得《原子能法》迟迟不能出台。
面对中广核的咄咄逼人,@郭子葳继续向中广核发出质疑:网民提几句质问,有关主持和专家脸上就挂不住,在与公众沟通的平台上,央企还端着行政体制的架子,居高临下的霸道。解决民众的不信任成为了当前中国核电发展中一个突出的矛盾,中广核还需要经受与公众对话的修炼和考验。
@中广核集团却大气表示,开放透明是一个企业的坦荡胸襟。开放能得到理解透明能赢得信任。我们开展“网民看核电”活动,就业是希望搭建与网民互动和交流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不仅科普教育公民,还要被公民质问和质疑,并让网民理性发言,绝不删帖。
面对双方不断的争吵,还是有不少网民对中广核的活动表示了认可。@深圳政协金心异委员就认为:公众不是专业人员,可以不了解、提出质疑,企业有释疑的义务。只有建立并保持对等交流机制,建立互信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正能量粒子__my梅则表示,支持和反对都不会是问题,重要的是你我可以听到彼此的关切,您我可以交流,拨开你我间朦胧面纱。
无论是现场还是网络上,无论是高傲的央企还是普通的网民,都可以直接表达观点,在辩论中认识本质。在辩论中,可以向公众传递大量的信息,公众可以做自己的判断。开放、沟通搭建的是平台、桥梁,全媒体时代,我们要以辩证的眼光、包容的心态以及社会和谐发展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接触、交流、了解、信任,最终解决问题。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