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阜阳8月12日电(朱贺 吴兰)12日,被誉为“千里淮河第一闸”的王家坝闸开启了2孔闸门,水流缓缓流入蒙洼蓄洪区内河,用于抗旱保苗。据悉,这是王家坝60年来首次开闸抗旱。
王家坝闸管所负责人刘刚介绍,当日两孔闸门开启高程约0.3米,从淮河抽提上来的水在闸前蓄积后通过闸孔流向内河,流量每小时400多立方,虽然流量很小,但在王家坝建闸60年来尚属首次。
近期,安徽各地持续高温多晴少雨,旱情不断升级,截至目前全省受旱面积达1300万亩。而紧邻淮河的濛洼蓄洪区内18万亩庄稼也遭受严重干旱,当地先后启用了老观、马关、王家坝等7处大中小型灌溉站,分别从淮河、洪河翻引外河水,补济内河水源。
由于旱情严重,淮河水位较低,而位于蒙洼上游的王家坝镇又没有提水站,无法从外河取水补给内河。针对此种情况,当地水利部门启动王家坝周边水系整治设施,从淮河提水到王家坝闸前,通过开启闸门向内河供水。
王家坝镇党委书记乔印生介绍,从10日下午开始抽水设施24小时运转,每小时抽水400多立方水,可以浇灌土地2亩左右。
王家坝位于安徽省阜南县,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淮河上唯一由中国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统一调度的大闸,王家坝被称为淮河防汛的“晴雨表”、淮河灾情的“风向标”。始建于1953年的王家坝闸,是淮河蒙洼行蓄洪区的主要洪水控制工程,共12个年份15次开闸泄洪,为淮河防汛抗洪发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而这次开闸则是为了满足群众抗旱所需。
12日,记者从安徽省气象台采访获悉,该省已经连续第7日发布高温红色预警,截至16时,全省最高气温普遍在37℃以上,其中有23个市县超过40℃,石台县的42.3℃最高。
此外,12日10时起,安徽将抗旱应急响应由级提升到级。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