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式煤仓能装9万吨煤
处理过的污水准备养鱼
7月上旬大雨,三镇不少地方渍水,武汉乙烯项目里一滴污水没流出厂区,而是统统流进了雨水储存池。工厂负责人说,安全环保设施投资24亿元,是主体设备之外最大的一笔投资,设施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传统印象中,化工厂代表着昏暗的天空、挥之不去的刺鼻气味。但记者在厂区探访,没闻到异味,车间旁的树木成为小鸟的乐园,厂方还打算把处理后的部分污水用来养鱼。
从青山镇出发,沿着21号公路向北12公里,沿路可看到高低起伏的管道,从武汉石化一直通到武汉乙烯项目。80万吨乙烯的主要原料,是武汉石化从石油中提取的石脑油。如果用车拖,要耗费大量燃料,装载麻烦,转运容易发生危险,恶劣天气交通受阻时,还可能影响生产。用管道运,省钱,还安全。
还没进入厂区,远远就看到两只倒扣着的蓝色“巨碗”。“这是全封闭煤仓,能装9万吨煤。”工厂负责人说,煤仓和西边的煤运码头之间,用传送带相连。从江上运来的煤,可以直接入仓,减少煤尘污染。这种环保型封闭式煤仓,是国内独有的,占地面积小,自动化程度高,能避免原煤在堆放过程中因高温引起自燃,投资总额比建露天煤棚多5000万元。
乙烯项目烧煤,是给化学反应提供合适的温度。工厂内有烟囱,但烟在排放之前要用电除尘。正常情况下,肉眼几乎看不到烟尘。烧过的煤渣,都被收集起来做建材。
“武汉乙烯的安全和环保问题,早在设计阶段就反复斟酌过。”工厂负责人说,在设计初期,他们曾发现,原设计方案的厂内铁路和污水处理厂靠近江边,破坏了滨江风景线,一些大的乙烯装置、高危产品都靠近阳逻大桥,安全上存在隐患,新方案都一一作了优化调整。例如,污水处理厂“内移”了近1公里。
厂内所有的铁路装卸站台,凡有可能漏洒的地方,都采取了防止渗漏措施或铺砌处理集中收集的措施;在火车、汽车装卸站台,加装了回收渗漏油气的油气回收装置,让“往上排的,向下漏的”都受到制约管控。
厂区东南角建有一个污水处理厂,它的排水口外正被设计成鱼池。“被处理过的污水,一部分排往鱼池,有没有危害,一看就知道了。”工厂负责人说,往厂外排的水,包括雨水、清洁废水和处理过的污水。
清洁废水,主要是循环水和锅炉用水,它和没有污染的雨水中没有污染成分,是可以直接排放的。工厂内的污水,主要是指碱洗等生产工艺中产生的含油、含盐等污水,经过隔油、沉淀和微生物吸收并融入污泥等手段处理后,其污染物浓度降至每升60毫克以下,低于国家每升100毫克的标准,完全可以用来养鱼。
武汉乙烯的储水系统,总容量达到13万立方米,其中包括5万立方米的污水事故储存池。厂区周边建有围堰,万一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其泄漏和消防产生的全部污水,都会通过厂内围堰流到事故池,处理后达标排放。
“燃气灶”烧掉废气几乎没污染
高耸入云的火炬,是炼化企业的标志,其作用是生产异常、回收系统无法处置时,烧掉少量的高压废气。可在武汉乙烯,没见到高高的火炬。
在高压火炬区,长长的围板后,有一排排近两米高的钢管整齐排列,每个钢管上都有一个花瓣式火嘴,看起来像一个巨大的家用燃气灶,又称地面火炬。工厂负责人说,乙烯正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乙烯、丙烯等气体,每吨价值过万元,能回收的回收再利用。地面火炬燃烧的碳氢化合物,主要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几乎没有污染。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少量二氧化硫,被处理融合成固体的硫化钙等,被加工成粉煤灰,用于制造水泥、工业建材。
厂区化验楼里有个环境监测站,主要对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和噪声等环保指标进行监测分析,环保部门可随时在网上监控。工厂负责人说,武汉乙烯项目规模国内领先,高科技运用尤其环保尽可能超前。
国家环保总局对武汉乙烯的环保评价:对大气、地表水、声环境、土壤、地下水和农作物等的影响,均可达到当地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或相应标准。
运行一有异常自动叫停生产
走进宽敞明亮的乙烯中控室,226台电脑显示屏整齐排列。这里安装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安全监控系统,当运行超过标准值时,电脑将发出警报;出现故障时,系统会自动切换到备用机组;火灾、气体检测系统则在异常时,自动叫停生产。
武汉乙烯项目负责人说,所有压力容器均装有安全阀及时自动卸载超高压力,所有物料均被实时监控,所有大型机组都装有自动联锁,所有储罐均装有自动喷淋系统,消防水系统生产装置全履盖,所有生产单元投产前均进行了消防应急演练。
早在2010年,武汉乙烯就对生产人员进行理论和同类装置实习培训。50多岁的老职工和年轻人一样,每周一小考、每月一大考,实操阶段,更是人人在现场过关。
投产前,武汉石化还请来专家帮助查找问题,为乙烯安全生产再加一道保险。
记者齐翔 通讯员张燕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