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8月13日电(记者段续)且行且听,且行且看,且行且感。在新华社采访团走进三北的第二天,毛乌素沙地里的荷塘、一碧万顷的绿树、一个个在风沙中矗立劳作的身影……这些采访素材通过集成式报道全方位地呈现在网友眼前,不断升温的网络热评及时反馈给前方记者,互动持续给力,报道精彩纷呈。
如何治沙?怎样造林?怎样看待沙地和绿地的关系?对这个问题,不同采访对象的回答差别巨大,网民的答案也是多种多样。在新华通、腾讯微博、新华微博等网络平台上,网友们用数以千计的答案说出自己的看法。
网友“一方佳人”的回复言简意赅:“少生孩子多种树!”让人忍俊不禁。网友“微尘沫”认为,因地制宜,农林灌丛相结合,坚持可持续发展,就可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并举。他的看法得到诸多赞同。
网友中不乏“技术帝”。网友“刘卫”说:“根据经验,如果在沙化的土地上铺一层泥,然后种植花草树木,如果浇水到位,治沙化的效率可大大提高。”网友“炫风清扬”则用一首打油诗概括了自己的“治沙妙招”:“杨冻死,柳冻伤,初春沙棘透荒凉;急需千里侧柏苗,寒暑不惧镇沙场!”
更有可爱的网友提出了自己防治土地沙漠化的设想。网友“心在异乡”建议,建立密封透光储水设备,推广通过储水设备养护周边植被的绿化方式。“集纳水源供应周边适当范围的植物,再造一个绿色神州。”“心在异乡”说,“如果能就近取河水、湖水等淡水资源更是再好不过!欢迎探讨,拍砖!”
从内蒙古到陕西,从陕西到宁夏,默默奉献的治沙“战士”让网友们感动不已。一个个在他们看来平常的小故事和小物件,却在网络上激荡起美妙的赞美乐章,评论中一排排的大拇指和队形整齐地“给力”,正能量“四溢”。
11年前,国家林业局等部门联合命名了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治沙英雄”—石光银。在陕西定边的荒沙滩上,他和风沙抗争了18年,筑起了一条63公里的绿色屏障。
溢美之词随处可见。网友“liliyuan”说:“这是造福人类之举,太伟大了,多几个这样的人就更加好!”网友“驿桥”说:“他在脚踏实地地做正经事,没有追求所谓的"光环",这样的人才称得上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告别陕西,进入宁夏。如今的宁夏凭借“山顶林草戴帽子、山腰梯田系带子、沟头库坝穿靴子”的特色治理方式,使古老的黄土地焕发盎然生机。
山变绿,水变清。网友们在互动中表达着对治沙成果的褒奖。网友“华月”说:“原来黄土地也有绿色。”网友“唐征武”说:“宁夏植树造林使古老黄土焕发盎然生机。”宁夏银川网友“眼睛想旅行”的留言显示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只有到了宁夏才算走遍天下!”
三北防护林的成果让网友们欣喜之余,也引起了很多人冷静的思考。网友“1122”说:“做实事需从一点一滴开始,发展经济要按部就班。任何违背经济规律、违背科学的急功近利,任何只要发展不要环境的行为都是对人民的犯罪。”网友“乌羽玉”说:“中国的环境保护已刻不容缓,我们太需要这些致力于治理环境的人了,新闻媒体应该安排一档"寻找最美环保者"的节目!”如此严肃的评论不无道理,也在警示着世人。沿着三北防护林的足迹,地球绿飘带的美丽,值得你我赞美!
作者:段续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