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状如同向日葵的海葵,好似扎了半个口袋的球形海绵,尾部像长了一片细长叶子的长尾海参……当地时间8月14日(北京时间8月15日),“蛟龙”号在太平洋又拍摄到新的物种。下潜人员为唐嘉陵、杨波、鹿博。
此次下潜是“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第二航段第五次下潜,海区选择在太平洋国际海底管理局一环境特别受关注区内。下潜的主要目的是进行近底观测、高清摄像,并开展沉积物、底栖生物等综合作业,最大下潜深度为5226米。
由于早晨涌大浪高,位于“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前端的采样篮及相关采样设备在布放时受涌浪拍击丢失。这让潜航员唐嘉陵颇感意外,第一时间向现场指挥部汇报情况,同时对潜水器技术状态进行检测。
在权衡之后,现场指挥部决定取消采样作业,其他任务按照原计划进行。
出乎预料的状况并没有影响到三位下潜人员,反而使这个“80后”组合更加专心一致地将精力集中在海底拍摄工作上。左舷是高清摄像机所在的位置,善于照相和摄像的杨波发挥了他的特长。“除了从声学系统配合完成航行作业外,我通过此次下潜还进一步锻炼了海底拍摄技术。”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王春生表示,从此次海底拍摄的照片看,效果好、质量高,是第二航段这几个潜次最优的一次。
鹿博是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谈起第一次下潜,他用“既高兴,又紧张”来形容。“以前看过很多海底的图片和录像,但是感觉完全不一样。亲眼所看的海底具有立体感,非常震撼。”鹿博说,“在海底的时间虽然有4个多小时,但还是觉得过得太快了,很希望指挥部多给一点时间。”
此次下潜虽未取得任何样品,但拍摄的图片美轮美奂:貌似白萝卜的海葵,飘逸灵动的十腕海星、六腕海星,色彩各异的各种大个海参,相互遥望的伞花海鳃和海百合……令人叹为观止。
通过高清视像,共观测到了4种~5种海绵、2种海葵、2种水螅、1种珊瑚、1种花海鳃、多种巨型原生单细胞动物、2种鱼、1种长须虾、5种海参、1种海百合、2种海星等20多种巨型底栖生物,拍摄到了丰富的高质量海底生物资料。
海洋生物学家王春生介绍,通过此次下潜发现,该区生物大部分种类与我国多金属结核合同区(简称“合同区”)相同;该区的优势种与合同区东区一样,都是长尾海参,而与合同区西区的优势种透明海参不同;该区巨型原生单细胞动物较丰富,动物的粪便较多,表明有机质比合同区西区高。由于本海域以大个体海参为主,因此,其生物密度不如合同区西区高。
现场指挥部决定当地时间8月15日开展常规CTD(温盐深)、表层生物拖网和多管地质取样作业。 (来源:海洋局网站)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