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许沁 实习生 佟健 报道
微信不仅可以聊天、刷朋友圈,还可以玩打飞机游戏。继发短信、刷微博之后,“微信一族”掀起手指运动的新一轮热潮。在带给“拇指族”新鲜和刺激的同时,也使不少微信达人和游戏高手频频“中招”,甚至引发“微信综合征”!昨天,记者从不少医院骨科、眼科等了解到,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普及和其功能的完善,“微信控”渐渐兴起,因过度沉迷电子产品而患上腱鞘炎、颈椎病、近视、干眼等各种疾病的病例屡见不鲜。对此,专家提醒,使用电子产品要合理适度,并保持正确姿势,避免因玩微信诱发身心疾病。
痴迷刷微信玩游戏腱鞘炎找上门
“这几天,总是觉得手指酸痛、僵硬,尤其是一早醒来特别疼,别说打字,连正常弯曲或拿重物,都有点困难!”就职于某公司从事文字工作的俞小姐来到医院,结果被医生明确诊断为患了腱鞘炎。原来,俞小姐本身因工作关系需要长时间使用电脑,工作之余,她还和朋友疯狂发短信、刷微信、玩微博,甚至打手机游戏等,因反复过度使用手指、手腕等关节,诱发疾病。昨天,记者从华东医院骨科、黄浦区中心医院骨伤科等相关医院了解到,像俞小姐这样因过度使用手指等关节,导致腱鞘炎的病例并不少见,有些严重的甚至出现狭窄型腱鞘炎,还需手术治疗。
“腱鞘炎在临床上属常见病,其病因是由于肌腱和腱鞘之间反复摩擦,造成腱鞘组织发生炎症反应,引发水肿。而腱鞘的功能如隧道,当手指伸屈时,肿胀的肌腱和腱鞘使活动受阻,很难通过狭窄的腱鞘,从而引发疼痛。 ”华东医院骨科主任林伟龙教授分析说,这种病以往多发于中老年人或厨师等反复使用手指关节的职业人群,特别是女性高于男性。但近年来,随着触屏手机等电子产品流行,其发病越来越趋向年轻化。因玩游戏引发的腱鞘炎,年轻人占大多数。除此之外,因姿势不正确,“手机一族”还常患颈腰椎病,临床上也不少见。
林伟龙主任建议,使用电子产品时一定要注意适度适量,手指、手腕等关节长时间活动后要注意适当休息,并改变不良习惯,保持正确姿势,比如:不管是发微博、发微信,还是打游戏,最好10分钟左右休息一下,改变姿势。当刺痛开始时,可旋转手腕缓解疼痛。当腱鞘炎发生时,可采用热敷等方式缓解疼痛,严重者应及时就医。
长时间近距离紧盯屏幕更伤眼
28岁的李小姐为了刷分,疯狂地打了一夜的“飞机大战”,之后开始频感眼睛不舒服。李小姐直呼:“眼睛特别干,很疲劳,看东西也模模糊糊,头也跟着疼! ”昨天,记者从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等医院了解到,像李小姐这样的白领、学生群体,甚至幼儿,并不少见。
“现在许多"上班族"喜欢坐地铁时玩手机、刷微信,其实,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很容易造成视觉疲劳,再加之坐地铁时人又处在不停晃动的环境中,结果引发的危害可能更为严重! ”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防治科科长朱剑锋主任医师分析说,不少人为了舒服,还喜欢躺着、歪着看手机,不正确的姿势还可能导致视觉紊乱。由于手机上的字体和图片本来就非常小,不正确的姿势很难保证眼睛与手机间的适当距离,可能诱发近视、斜视等问题。
此外,用眼过度还会造成眼外肌疲劳、眼球充血,引发结膜炎等。连续盯着屏幕看,眨眼次数减少,可能造成眼睛干涩,特别是晚上周围环境光线很暗时,高亮度屏幕和变换图案还会加剧对眼睛刺激,不及时休息还可能患上干眼症。
朱剑锋建议,使用电子产品时要保持正确姿势,尽量避免在晃动环境下使用,更不建议长时间使用。一旦长时间用眼后要注意休息,可适当做眼保健操缓解疲劳。平时也要多补充对眼睛有益的新鲜水果和蔬菜,及时摄入维生素。选购电子产品最好选择对眼睛伤害小的设备。专家还特别提醒幼儿家长,为了开发智力让幼儿使用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要适度,不要使其长时间处于电子屏幕环境下伤及眼睛,而应更多接触大自然。
“手机依赖”虽非强迫症但仍需节制
“没有手机不但会无聊,甚至觉得没有安全感! ”微信达人钱小姐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网传的“手机强迫症”?记者发现,确实不少“手机一族”常有手机依赖,如果手机不在身边,往往表现出烦躁不安,必须经常拿出手机刷刷微信、看看朋友圈,哪怕没什么新鲜事,否则就会觉得心神不安,生怕自己遗漏什么资讯。个别手机达人还表示,每天睡前最后一件事和睁开眼第一件事,都是看手机!
对于一些“手机达人”怀疑自己患上“手机强迫症”,心理学专家叶斌博士分析说,强迫症在临床上有严格的定义和标准,个体有了某些现象就判断自己是强迫症并不严谨科学。虽然手机使用不当会带来一些问题,但我们也要看到其便捷性,不能一味把问题的根源简单归结为手机本身。现代都市生活方式和压力,使很多人缺乏现实的真实沟通和存在感,智能手机等IT产品在某种程度上为现代人提供了一个表达看法宣泄情绪的渠道。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特聘咨询专家陈默认为,这实际上属于典型的心理依赖现象,所谓“手机成瘾”的概念本身并不成立,手机依赖与毒瘾或网瘾等有着本质区别。但手机功能性的进步也的确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成为产生手机依赖的前提条件。
陈默表示,以电子产品为代表的科学进步带来社会进步,人类也随之产生适应性变化。电子产品虽给生活带来诸多方便,但再好的东西也要使用有度,学会合理适度,并非是毫无节制地长时间频繁使用,避免带来生理或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问题。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