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震荡加剧
美国股市近期的波动颇大,在经济向好和量化宽松(QE)退出之间反复折腾。上周二和上周四,高盛和纳斯达克的技术性“乌龙”又来添乱。因此,上周,美国股市三大股指涨跌互现,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累计下跌0.47%、标准普尔500指数累计上涨0.46%、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累计上涨1.53%。
本周美股市场政策面将相对平静,但9月2日美国将迎来劳动节假日。分析人士预计,在没有利好消息提振市场信心的情况下,美股市场波动将加大。
9月即将召开的多个重要会议将引起市场关注。9月6日,美国8月非农就业数据公布,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9月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会议的决策;9月13日,美国8月零售与食品销售数据公布;9月16日,美联储理事将在FOMC会议前召开闭门会议;9月17日,美国8月CPI数据和9月房地产指数发布;9月18日,美联储FOMC会议、伯南克新闻发布会等。很显然,这将是一个非常热闹的9月。
总结8月21日公布的美联储7月会议纪要,国内绝大多数研究机构都认为,美国QE退出会比此前预期的9月要晚。
方正证券首席分析师汤云飞在研究报告中指出,美国经济复苏依旧温和,近期数据也好坏参半,市场将焦点放在了会议前出台的8月经济数据上,尤其是就业数据。从8月以来的周初请失业金人数来看,8月的失业情况继续改善,有利于支持美联储在9月作出缩减购债计划的决定。但9月份就要面临美债上限谈判的压力,或将对经济与市场情绪形成一定波动。缩减购债计划的预期也易抬升长期国债收益率,对经济复苏形成一定压力。因此,开始实施缩减购债计划可能落在今年更晚的时点,即10月底或12月中下旬的美联储议息会议上。
欧洲成避险地
相比美国市场的波动,此前被债务危机困扰的欧洲市场开始出现经济转暖等积极信号,吸引资金流入。
上周发布的8月欧元区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升至51.7,创26个月以来新高,且连续两个月位于荣枯线以上,表明欧洲制造业处于发展扩张状态。
美国基金数据供应商(EPFR)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21日结束的7天中,EPFR追踪的欧洲证券基金中有约16亿美元的资金流入。这使得自7月初以来的总资金流入量达到接近120亿美元,持续时间超过2007年第一季度创造的纪录。
欧洲主要股指的表现也非常抢眼。上周,法国CAC40指数累计涨幅为1.92%,德国DAX指数累计涨幅为1.7%。
“相较于美国股市此前迭创新高、泡沫膨胀,当前欧洲股市的潜在投资价值已经出现,但关键是它是否真的开始全面复苏,还是个别国家经济强劲带来的假象。”香港一家中资券商分析师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目前来看,部分观点认为,欧元区经济复苏的引擎是德国。因此,9月22日的德国大选变得尤为重要。如果德国新政府支持“放宽重债国财政约束”的减压政策以及“进一步整合欧元区”的结构性改革政策,那么,那些豪赌欧洲股市的资金将成为最大的胜利者。
上述中资券商分析师认为,基于美国市场和新兴市场现在的表现,在9月22日之前,欧洲市场的避险功能非常明显。
A股影响有限
就在新兴市场和成熟市场股市波澜起伏之时,A股的表现却非常淡定。上周沪深两市股指呈现小幅震荡走势,尽管上周五午盘出现跳水,但收盘时跌势明显收敛。上证综指收报2057.46点,一周跌0.53%;深证成指收报8166.28点,一周跌0.02%。
绝大多数中小投资者认为,中国市场相对封闭,美国QE退出对A股市场不会造成太大的波动。但分析人士认为,QE退出会影响国际资本流动,对A股也会有影响,只是影响相对滞后。
招商证券认为,中国存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缺乏弹性、国内债务比例过高两个问题。因此,未来3年必须正视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的威胁。当然,中国重视吸取东南亚金融危机教训,逐步放开资本项目管制,构建稳定人民币汇率的“池子”机制,严格控制外债规模。这些政策“缓冲器”为中国在美联储持续收紧货币政策前控制杠杆比率,抑制房地产泡沫赢得了宝贵时间。
短期来看,A股走势仍然受到内部因素(比如经济增长预期、货币政策走向、资本市场改革、产业政策等)影响较大。
值得关注的是,中金公司对中国香港市场提出警示。该机构认为,经历1997年金融危机之后,香港应对资本流出的能力较亚洲金融危机时期有所提高。但是当前香港的房价高企,泡沫甚至比亚洲金融危机前还要严重。而且,与1997年金融危机前住房按揭利率已经很高相反,香港现在的按揭利率非常低,使得房地产受美联储政策变化、新兴市场冲击的影响更大。 (来源: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