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动机
改革开放已走过30多个年头,第一代农民工也到了知天命之年。由于收入低、故土难离等原因,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不会在城市颐养天年,而是会选择叶落归根,回到农村。随着第一代农民工整体步入老年,养老问题必须摆上议程。这一特殊群体的“超龄”打工生活、背后的辛酸以及即将到来的养老困局,应该进入我们的视野。
特别调查
法制网记者赵志锋
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随着改革开放浪潮的深入,大批农村人口纷纷涌入城市,参与城镇化建设。这批人是第一代农民工,他们大多出生在1950至1960年代,现今约50至60岁。
30多年来,第一代农民工在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如今,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逐渐退出城市舞台,淡出公众视野。据估算,目前全国农民工总数近2.3亿人,其中50岁以上、面临养老困境的农民工已高达3600万。
在城市和农村之间游走了数十年后,不管他们愿不愿意,岁月都将他们无情地推向了返乡之路。
“超龄”的坚守
上下班高峰期,甘肃省兰州市焦家湾车水马龙,热闹异常。在这个农民工聚居较多的城中村,史东平住了近20年,也算是半个城里人。
近日,记者来到史东平的出租屋时,他正在烧煤煮面条。史东平是甘肃省定西市人,问起30多年在城市的挣扎和打拼,今年50岁的他长出了一口气。
1981年,18岁的史东平第一次来到兰州市,在一家建筑工地当小工,工资一天2.5元,扣除饭钱,每月能挣60元。
1987年,史东平结婚,两个孩子相继降临,给家里带来喜悦的同时,也增加了家庭负担。为了养家糊口,史东平当起了装卸工。20多年来,他一直在焦家湾干装卸。
“装卸工很辛苦,风雨无阻,有时货很多,白天黑夜连轴转,累得腰都直不起来。”史东平说,由于长期靠体力干活,还要经常忍饥挨饿连续作战,他患有严重的胃溃疡。
打工收入上升缓慢,直到2010年才迎来一波“大涨”:工资涨到了每天100元,月均能挣3000多元。尽管这样,史东平仍然没有存款,供孩子念书,家里零花,加之夫妻俩经常生病,有时还要向亲戚朋友借钱。
虽然体弱多病,但史东平还想咬牙再干几年。“不打工,家里就更困难了”。
和史东平相比,今年62岁的高建民则没那么幸运,他被迫“退休”了。高建民来自甘肃省靖远县,20多年来他一直在甘肃省白银市一家建筑公司做泥瓦工。
今年春节过后,他给老板打电话,老板却开玩笑似地说:“老高啊,你都62岁了,还是在家里享清福吧。”
这下,高建民彻底明白了,原来老板嫌他年龄大。和高建民一同外出打工多年的铁“哥们”雷千钧说,人上了年纪,干体力活比较容易发生磕碰,老板对“高龄”、“超龄”的员工还是很害怕的。
高建民在一个老乡的建议下,索性来到了兰州市,在一个桥头等活。可是已过去好多天了,一个活都没揽上。
“实在没人要了,就回家呗!”高建民无奈地说。
被迫的返乡
打工,要能抡得起大锤,扛得住钢筋,但当挺直的腰板变得佝偻,当矫健的步伐开始滞重,衰老成了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因此,返乡,是大部分第一代农民工被迫的无奈选择。
今年63岁的王文军是甘肃人,算得上是乡里的第一代农民工。上世纪90年代初,他就走出大山,进城务工,辗转兰州市、广东省深圳市等地搬砖头、扛沙袋、看大门,这一干就是20多年。
常年在外漂泊,跟建筑工地打了20多年的交道,让王文军患上了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今年,感觉身心疲惫、力不从心的他最终选择了回家。
当计算家里的经济来源和花销时,王文军很无奈:家里主要经济来源靠种地,总共有60多亩洼地,40亩种小麦,20亩种葵花,遇上雨水多的年份,大概能收入近万元,但是遇上干旱,估计连籽种都收不回来。
两个孙女上高中,一个孙女上初中,虽然是义务教育阶段,但也免不了要花销。
“为了补贴家用,今年儿子儿媳又去打工了。我回来了,就看着种地,养羊,最重要的是把几个孙女照顾好,让儿子儿媳安心挣钱。”王文军说。
在甘肃的一些农村走访中,记者了解到,大部分第一代农民工返乡后并没有闲着,他们仍然要从事务农、养殖等生产活动,还要承担着照顾孙子孙女的重任,生活依旧忙碌。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部分人物为化名)
法制网兰州8月27日电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