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城管与小贩是“猫和老鼠”的关系,这种关系的真实情况到底如何?今年4月份以来,南方日报记者陆续在广州街头体验小贩摆摊生活,除了在广州火车站亲身遭遇一次城管协管员追赶小贩外,记者的几次摆摊还算有惊无险。小贩的摆摊并不是想象的那样,要四处躲藏、八方求援,大部分时间里他们和城管和平相处。
一位小贩向记者传授经验说:“城管并不可怕,怕的是得罪同行。”他说,得罪了团伙型的同行,是要付出身体伤害的代价。
南方日报讯记者 马喜生 实习生 游粤飞
记者练摊
不懂行情 货品无人问津
今年4月份,记者首次尝试在广州街头当小贩,记者所摆卖的物品是文具袋。在广州文具批发市场,记者发现便携式文具袋销量很广,记者向批发商买了100元各式颜色的文具袋用作摆摊。夜幕下,记者来到康王南路,这里是广州上下九步行街的延伸地带,人气非常很旺,每天都有数百名小贩在路两边摆摊。
跟周围鲜艳的衣服、玩具、手机壳相比,记者很快便发现手里的文具袋实在“土得掉渣”。在一群小贩中挤出一块地方后,记者摆下摊,静等顾客上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无人问津。
旁边一位白衣小贩告诉记者,最好拿出一块小纸板,在上面标着“打折出售,10元5个”才有可能吸引路人的眼光。
记者依样画葫芦,可是半个小时过去了,依然没有顾客愿意弯下腰来打量一番。这位白衣小贩最后向记者苦笑道:“谁会晚上逛街时顺便买个文具袋呢?”直到晚上22时许,记者始终未能卖出一个文具袋,失望之下记者决定下回再卖。
次日,记者把文具袋带到天河区闹市,这里毗邻高端写字楼,尽管记者对是否能赚回本钱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不过还希望有与顾客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可惜,由于所卖物品不通行情,记者第二次练摊照样无人问津。
在天河城一带,记者发现有不少小贩的生意和记者一样差,苦等一个晚上也卖不出一件东西。当天晚上,一位卖装饰塑料花的女小贩一晚上都在风中扶起被吹倒的花瓶。
相比之下,不远处一位卖各种豆沙馅包子的黑衣小贩则生意红火。记者发现不管他的车子推到哪里,都有馋嘴的路人掏钱包。
这次练摊中,记者认识了常年在这一区域摆摊的小贩小李,当天晚上他友善地借给记者一支照明的LED灯,最后这支灯也没有起到促销商品的作用。
跟随摆摊
为逐人流 一晚赶三个场
8月13日,记者再次找到小李,告诉他欲“体验小贩”的来意,小李欣然同意记者与他一起摆卖。他告诉记者,城管并不可怕,怕的是得罪同行,特别是得罪了团伙型的同行,是要付出身体伤害的代价。
原来,小李曾在海珠区丽影广场摆卖过手机壳,误打误撞与同一条街上的手机壳小贩形成竞争关系,在一次口角中,小李被对方和3个同伴扇了几个耳光,从此小李不敢再去丽影广场,而且“转行”卖起充电宝。
8月13日晚上20时开始,天河城靠中山大道的人行路上已经摆满了各种摊位,一眼望过去,大约有30名小贩。记者故意将小李的充电宝向外移了半米左右,右边一位卖耳麦和手机贴膜的小贩很有意见,他大声要求记者把摊位回撤。小李马上照做息事宁人。
两个小时里,记者陪着小李赶了三次场,从中山大道、天河南路再到体育西路BRT通道。小李告诉记者,摆卖充电宝这种非生活必需品,不能守株待兔,必须要往人流多的地方扎。
晚上21时至22时,记者和小李终于在天河南路等到第一笔生意,一个充电宝卖了80元,净赚20元。
22时,天河城开始打烊,记者和小李一行坚持了20分钟,接着又卖出一个充电宝。
很快,记者和小李又收拾东西赶往体育西路BRT通道上。小李说,这时候乘坐最后一班车的行人还有很多,而且这也是一天里最后一博了。最后,以75元卖出一只充电宝,赚了15元。
记者发现,跟小李一样整个晚上四处赶场的小贩人数真不少。一名卖衣服的小贩似乎更加没有耐心,记者发现她在一个地方摆摊不到半小时便要换一个地方,有时从街道的一头赶到另一头,有时又跑到光亮处。最后,记者在BRT通道上又撞到她。在攀谈中,她告诉记者,之所以一个晚上到处跑来跑去,是因为想要多抓住几个顾客。
道别时,小李告诉记者,一个晚上赚不到一个盒饭钱的事情经常遇到,他现在正在考虑弄一辆手推车,“卖吃的才好赚钱”。
小炒摊到点就开生意红火
观察夜市
小炒摊到点就开生意红火
8月17日,周六,晚上22时。荔湾区动感小西关外路灯通明,老周正在热火朝天地经营着潮汕小炒。接连数个晚上,记者都来到摊位前和老周聊天,并征得他的同意可以在旁边观察夜市。
老周来到广州不到半年时间,他的摊位每天晚上都会爆满,夜宵时间会一直持续到凌晨两点钟。周边不少小贩对他羡慕不已,因为老周在几个月时间里便能站稳脚跟,收入不菲,而且从来没有和城管发生过冲突。
记者发现,老周之所以能够站稳脚跟,跟他的亲戚有关。老周的一名亲戚在动感小西关里开了一家士多店,这里成为他放东西的根据地。附近看管停车场的保安经常光顾士多店,虽然跟老周的关系并不密切,但是偶尔会帮忙搬拿桌椅。
在动感小西关附近,除了老周的小炒档之外,平常大约有3位炒粉和炒田螺的小贩聚在一起,他们分布在人行道上,附近还有两家士多店,小贩们喜欢到士多店前“借光”。有经验的小贩这时会向士多店买上一包烟,搭讪几句,这样店主也不好随意发火赶人。
8月19日晚上,老周遭遇了一次城管的检查。城管收到了市民有关油烟投诉,要求老周们赶快停止摆卖。
老周没有理会,连坐在塑料椅上等菜的食客们也没有人动一动。老周的老伴、女儿和侄儿很快与城管执法人员理论起来。
最后,老周熄了火,作势开始清理摊位,表示退让。而城管人员也顺坡下驴,把人行道上的几名炒粉小贩赶进内巷后,开车而去。
城管走后,老周马上开火,接着炒菜。他告诉记者,除非是遇上广州全市检查,否则他的小炒摊到点就开。“他们怎么赶啊,他们敢不敢抓人?”
城管突击
一车玉米跑丢1/3
8月下旬,许多“候鸟”留守儿童纷纷踏上回家之路,广州火车站外人头攒动,现场出动许多维持秩序的警察和火车站保安。不过,这里摆卖盒饭、玉米、饮料、摊饼的小贩同样数量众多。
卖煮玉米的欧先生同意记者跟他体验摆摊,上午10时许,火车站人流数量达到一个小高潮,闷热的天气使许多排队的人感到心情烦躁。欧先生戴着鸭舌帽不断往锅里添水。不到一个小时里,欧先生卖掉了一锅玉米,大约有15根。
不过好景不长,几名越过马路围栏的小贩引来了城管的注意,城管人员很快进入到火车站广场,欧先生和老乡的玉米档首当其冲被城管要求撤走。欧先生愤愤不平地推开30米远左右,边推边把车上的玉米衣扔到地上。欧先生的举动引起城管的不快,两名年轻的协管员举着对讲机向欧先生跑去。这一下,欧先生愣住了,他与协管员理论了几句:“你们为什么不抓其他人,他们还卖盒饭呢,饭和肉都是昨晚剩下的,早上热一热,吃了会坏肚子。”协管员并没有因此跑向卖盒饭的小贩,他们声称欧先生的态度非常恶劣,要收缴他的推车和玉米。突然,欧先生推起小车一路狂奔向着省汽车站方向跑去,一路上锅里的玉米散落一地。两名协管员没有继续动真格,他们转身告诉清洁工把地上的玉米扫掉。
欧先生告诉记者,这一路奔跑损失了1/3的玉米。“我们不想起冲突,一起冲突吃亏的都是我们自己,如果跟城管打架,那肯定上了黑名单,以后就会成为严管的对象。”
总策划 莫高义 张东明 王垂林
策划统筹 姜玉龙 郑佳欣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